王智慧
【摘 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實施使得通關業務的信息化和無紙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企業通關業務的速度和效率進一步加快,企業通關成本進一步降低,使得國際物流專業通關類課程也必須進行信息化改革,以培養適應行業企業發展趨勢的綜合技能型關務人才。本文就“單一窗口”的實施對通關業務的具體影響做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改背景下通關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便利化;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
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實施對通關業務影響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我國政府為了提高進出口貿易的效率,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政府部門和企業的信息交換整合到一個互聯網系統平臺上,將之前貿易商向政府各不同部門申請許可證、授權和認證,改變為都向單一網絡平臺提交標準化電子申報數據即可。實現一個平臺、一次申報、一次性數據處理的標準化網絡通關作業。
目前,我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有十一個功能模塊,包括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稅費支付、貿易許可、原產地證書申領等,是一個綜合性的全流程服務功能網絡信息平臺,整合了海關、商務部門等十幾家行政管理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交通運輸、貿易商、生產商和貿易中介機構等諸多國際供應鏈上的節點。對進出口通關業務主要產生以下四個方面的影響。
1.“單一窗口”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重構了企業通關業務流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信息網絡平臺,采用了“大數據”、“云技術”“移動互聯網等”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多功能模塊整合優化,使得通關業務流程重構簡化,將之前的多個部門依次進行辦理業務的業務流程,轉變為同時向多個部門辦理多個業務,極大地節約通關業務的時間,切實提高了通關速度。
2.一次性申報和標準數據交換,極大地提高了通關效率。將之前的多次申報,改為標準數據交換,多個部門共享,大量減少企業申報次數和數據提交的數量,極大地節約了申報時間和數據處理的時間,切實提高申報效率。之前企業需要面對多套網絡系統平臺,重復錄入數據超過1/3,現在面對一套系統,相同數據自動交換,有效壓縮了通關時間。貨物申報由1天縮短到半小時,船舶申報由2天縮短到2小時。
3.標準數據和信息處理,無紙化通關的實施,極大地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下,企業通關作業都改為“無紙化”,企業和監管部門“面對面”業務大量減少,極大地減少了企業紙質文檔處理的成本和時間,極大地減少了對流程性和重復性工作崗位勞動力的需求,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
4.“國家貿易單一窗口”的實施,對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之前貿易商和報關企業只專注于自己的專門業務即可,現在還要兼顧“單一窗口”平臺數據的上傳、修改、保存等信息數據的管理,要求企業的能具備相應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企業相關崗位的人員必須是通關業務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復合型綜合型人才。
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實施背景下通關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建議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實施,企業通關業務信息化程度提高,對國際物流相關專業通關類課程的教學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倒逼國際物流相關專業通關類課程的教學必須按照市場和行業狀況發生相應的改革,改革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使得通關類課程的校內教學能夠適用形勢變化,培養企業所需的通關類業務人才。
具體的教學改革建議如下:
1、教學目標的改革
“單一窗口”的實施,使得企業的通關業務流程和內容發生較大變化,對應通關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也應當發生變革。教學目標要想著培養即具備通關業務技能的專門人才,又具有一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
(1)知識目標。之前的要求學生掌握國際貿易、報關業務基本知識、報關業務流程、申報檢驗檢疫業務流程等知識目標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2)技能目標。之前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報關業務技能,如報關單繕制、報關業務辦理、報關單證處理技能、申請檢驗檢疫技能、配合海關查驗的技能以及關稅等海關稅費核算的能力。那么現在還要具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網絡平臺操作和相應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能。
(3)素質目標。之前要求學生具備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善于和客戶溝通交流為客戶提供優質通關服務的意識等素質,還需要具備持續學習,不斷更新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的素質。
2、教學內容的改革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通關便利化,減少國際貿易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通關效率。伴隨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實施,我國同時實現了“無紙化通關”、“關檢合一”(海關和商檢合并)等一系列“三互大通關”的改革措施。企業業務流程和業務內容發生較大變化。教學內容也因此發生較大變化。
(1)“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關檢合一”要求將原來相對比較獨立的報關和報檢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只保留報關業務教學內容。并將原來的報檢課程教學內容部分進行修改,融合到現行的報關業務教學內容當中。這是和國家取消檢驗檢疫機構,“關檢融合”的現實情形相一致的。
(2)報關申報業務教學內容只要涉及到“單一窗口”的,必須放棄原來的教學內容,完全按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模式和內容進行教學。如報關單錄入、檢驗檢疫申請等內容的教學都按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貨物申報模塊的內容進行教學;企業資質和各類檢驗檢疫監管要求和證件的申請都按照 “單一窗口”的要求進行教學。涉及到非“單一窗口”的課程內容則續保留,按照原來的內容進行教學。
(3)具體教學內容要隨時關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新功能和模塊的變化,及時調整和變更教學內容。例如,實行許可證件聯網核查的證件數目都在不斷地增加,許可證件加入“單一窗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單一窗口”現有模塊和業務也在不斷增加。對應通關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就要隨時更新并發生相應的變化。
3、教學方法的改革
企業使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通關業務和 “無紙化通關”的全面開展,對企業關務人員的信息化和無紙化作業水平相應提高。這就要求通關類課程也必須適應行業企業發展的現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通關類課程當中全面采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全面對接“單一窗口”和“無紙化通關”的操作。可采取企業通關作業真實案例,將課程內容項目化,以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依托高度模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通關業務軟件實訓平臺進行實訓,同時配合課前課堂課后多采用網絡課程平臺、移動互聯網教學APP、微課視頻多媒體資源等,實現全面立體的信息化教學方法。
4、考核方式的改革
實行過程性和實踐性考核的結合,注重考核的過程性和企業實踐性。過程性考核是將企業真實案例任務的完成和最終完整通關業務考核結合起來。實踐性的考核是將企業通關業務案例投入到考核當中,采用信息化考核方式,在網絡課程平臺和“單一窗口”模擬實訓平臺上面來進行模擬考核。學生的最終成績不是由一次性的考試來決定的,而是真正的綜合性考核,是通過個人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網絡課程平臺積分評價結合起來的全方面評定考核。
5.課程資源優化
利用網絡課程平臺,將通關類課程的相關資源優化,建立以微課視頻為重難點教學的主要教學資源,配以PPT課件、信息化教案、動畫、圖片、單據、企業真實案例、關務水平測試取證考試題庫為輔,結構完整、比例適當、形式豐富的信息化課程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