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彬
【摘 要】互聯網環境下大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時代性,信息、大數據、互聯網技術推動了時代的發展,開辟了新時代數學教學策略和環境。互聯網環境下大學數學教學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挑戰,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方式多樣化,課堂氛圍更活躍,同時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開始主動的學習,有效提高了大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大學數學;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改革
一、互聯網環境下大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大學數學教學以教師教授知識,制定教學計劃為主,學生學習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目的,這種教學模式針對當今時代的學生而言,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當今時代需要高素質、全面發展、見識廣、信息量廣的學生,而不是只會記憶和做題的學生,理論與實際脫節,傳統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數學教學工作,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共同配合完成學習任務,做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活動需要運用網絡知識和學生的自主能力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互聯網環境下大學數學教學策略
1.利用大數據信息網絡智能化,開展創新型,智能型、個性化、現代化教學環境
新課改提倡因材施教,培養現代化、時代性應用型人才,這是對大學課改的一個重大挑戰,針對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要求,更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個性發展,傳統教學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提不起學生對知識更高的興趣,因此施教要注意應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大量獲得知識、信息,而陳舊的教學方式只能是一個理想化的追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面對三十多或更多個學生,要想充分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差異性是很困難,因此還需要跟進一步的技術支持現代教學課堂,陳舊的教學方式雖然教師們是有主觀愿望的,但是卻缺少客觀條件的支持,因此大學多數培養出來學生是理論性人才,與實際生活,實際實踐脫節。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領域的個性化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智能化手機更是一個有利的學習工具,現時代大學生離不開手機,我們可借助于這種狀態,通過手機建立一個智能化課堂,使個性化教學成為現實。在大學數學教學中,以網絡為依托制作精美的網絡課件,吸收大量的數據、信息,高效開展教學活動,全面的講解數學知識,并能夠對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學習“函數、積分、不定積分”內容時,學生已經對這個內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仍然采用相同的目標和進度開展教學活動,并不利于學生對這個知識的理解。所以利用信息網絡制作為一個網絡型教學軟件,其中包含了認識函數、學會了解、練習函數題和課外相關內容,通過合理安排,延伸到積分、不定積分,利用這種教學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習起來也輕松,學生們更具有自主選擇權,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有些學生已經掌握了這部分內容,便可以選擇有一定難度的測試題進行練習,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還可以看一看課外相關內容。這種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充分發揮出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做到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
2.利用互聯網豐富學習資源,開展任務驅動大學教學環境發展
在互聯網信息環境下,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技術搜集相關授課資料,使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在局限于教材內容,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為學生講解更豐富、形象的知識,豐富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們的思維。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開展學習課程、學習任務,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自己進行查找,自己學習,不會、不理解的可以通過手機反饋給老師,做到教師對學生的及時解答,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自己身邊的網絡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知識,同時自身的信息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3.利用網絡建立學習網站,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隨著我國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通暢。教育領域面對互聯網,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利用網絡的各項功能轉化為自己的學習工具,這也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要大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內容。例如在學習應用題單元內容時,筆者將幾種應用題類型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組成一個豐富的學習資源和網站,在這個網站中有不同問題場景和不同難度的應用題,還有一些對學生的幫助和指導。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網址登錄便可,可以在任何計算機上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與老師和學生交流探討,可以在留言板中提出問題。采取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固定統一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到了數學知識,并掌握了一項認知工具,知道在以后的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還可以通過網絡查詢。
4.現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課堂生機無限
沒有生機的課堂,無知識信息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新技術、智能信息是當代課堂的必然趨勢,他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更好吸引學生學習的一種有力手段。對數學的認識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利用有效智能工具和信息把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景中去學習,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根據現代大學生生活特點及時代的發展,手機利用率極高,可以說每一位大學生一部手機,生活離不開手機,大學課堂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手機的作用改變課堂,有效的利用手機進入課堂,讓智能手機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有力工具,活躍教學氣氛,增加教學手段,課堂上師生可以通過手機查找課堂教學信息,達到師生共勉的效果,通過手機幫助使信息化共享,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課堂既豐富,又多彩,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學生自主學習,查資料的能力,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利用手機共同配合完成學習任務,做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活動需要手機參與和學生的自主能力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要將其滲透到教學全過程。通過互聯網技術開展個性化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掌握更全面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使學生掌握一項認知工具,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薛麗君.“互聯網+”環境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構建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23):269-270+272.
[2]周義元.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5):177.
[3]饒漢昌 的《高中數學新教材體系問題研究》
[4] 諶業鋒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