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楊媛
【摘要】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識字能力是比較重要的,這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性內容。通過多樣化教學措施的實施,為學生高效的識字學習打下基礎。基于此,本文先就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識字能力提升意義和問題加以闡述,然后就提升識字能力策略實施詳細
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在具體的教學當中就要從多方面加強重視,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的學習手段方法,從整體上提升學生識字能力。面對新課程改革發展形勢,只有從創新角度出發,才能有助于提高識字教學質量水平。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識字能力提升意義和問題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識字能力提升意義
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是基礎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識字能力就要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保障科學。通過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順利地交流閱讀,這對學生學習其他的科目也能打下基礎。語文識字教學中所使用的文字符號有不同的類型,意符、音符和記號,每個漢字生成都有其歷史,其中也有其特定的含義,是對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承載,所以通過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有助于了解中華文化以及歷史內容,有助于學生完整掌握文字的應用,并形成文化意識。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識字能力提升問題
小學語文低年級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體現在幾個重要層面:
其一,識字教學的方法單調。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強,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引導以及指導,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發展。新課程標準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實際識字教學當中能發現,教學中教師還沒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使得語文教學的可操作性不強,影響了學生識字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學生處在被動學習位置。識字教學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的思維認知特征開展教學活動,識字教學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不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不強。
其二,不注重學生識字興趣激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沒有和學生用字的習慣相結合,這就比較容易出現學生學習效率低的問題。語文教學中教師沒有采用有效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造成學生識字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不強,這就必然會影響整體的識字教學質量,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效果也不佳。
其三,學生自身的學習問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相對比較小,所以在開始系統性學習的時候,就存在著不適應。識字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認知不強,這就使得識字學習的能力薄弱,有的學生對識字知識的學習比較反感,無法促進其主動積極學習。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識字能力提升策略實施
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識字能力的培養提升,就要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可從以下幾點加強重視:
第一,豐富識字教學的手段方法。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這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手段方法,促進學生識字學習。識字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初始階段,教學中就要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特征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識字教學的手段方法上能有效豐富,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科學方法讓學生進入到識字學習氛圍當中去。
例如識字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方法的應用,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設置多樣的學習情境,這樣就能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特點鮮明地呈現出來,將機械抄寫轉變成識字游戲,如在學習“口”“耳”“目”文字的時候,通過卡片向學生展示,讓學生結合不同的生字指出面部的部位,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通過這種小游戲情境的設置,學生的識字學習積極性就能得到有效調動。或者是設計成找寶寶的游戲,將不同生字的卡片分發到不同學生手中,教師依次詢問不同生字寶寶在哪里,拿到的學生將生字舉出來,學生一起讀。如果是舉錯了就繼續找,這樣的學習方式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發揮積極作用。
第二,注重圖文方式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學中在識字教學環節,為提高識字教學的整體質量,這就需要注重方法的科學應用。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就能發揮積極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將圖文結合的教學方法加以應用,選擇學生喜歡的圖片然后歸類,讓學生動手做自己喜歡的圖片畫冊。在這一過程中圖片當中會涉及相應的生字,與圖片的內容相對應,通過讓學生猜測意思等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然后教師進行糾正指導,這樣的方式就能有助于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第三,引導學生進入語言環境識字。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文字加以運用,所以要將學生帶入語言環境當中去,讓學生從實踐當中鞏固學習到的知識,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實際教學中要注重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語言環境中識字。將新學習的生字組成詞語,來讓學生結合詞語進行編故事,在故事當中恰當地運用學習到的生詞,這樣就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正確地使用生字。
第四,經典誦讀中提高識字能力。語文識字教學中,需要結合低年級的學生特征,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就要注重經典誦讀的應用,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拓展識字途徑,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在閱讀中培養學生識字能力。這樣在把低年級誦讀以及識字能力有機的結合下,學生就能在誦讀中將朗朗上口容易記憶的內容記住,如《三字經》的誦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從誦讀中學習生字。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科學應用,采用多樣化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和效率。上文中對識字教學的相關理論研究,期望能為實際教學提供相應參考。
參考文獻
[1]朱燕.小學語文“微課”的研發與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11).
[2]歐陽紹貴.兒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8(10).
[3]張麗群.淺議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趣味化[J].新課程(上),2018(9).
[4]范琴芳.趣味導入,內容分解——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游戲化之我見[J].新課程(綜合版),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