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有蘭
【摘要】新形勢下對小學生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提出對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同時有效的提高語文成績。
【關鍵詞】新形勢;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拓寬小學生自身的知識面,而且可以增強小學生對文學的審美情趣,同時可以對其自身的詞匯量加以積累,運用到日后的寫作當中。
新課改環(huán)境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地位,而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yǎng)成的,這需要教師的教導和循循善誘,因此教師在加強小學生小學課外閱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同樣的道理運用到教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上也是一樣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應當從興趣開始著手,挑選學生喜愛感興趣的書籍方為上選。同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的教材也應當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從內(nèi)容著手。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昆蟲記》,在進行閱讀前,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向?qū)W生展示豐富多樣的昆蟲,其中也可以摻雜一些害蟲讓學生進行識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挖掘?qū)W生對掌握昆蟲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閱讀這一節(jié)課內(nèi)容的欲望,然后再展開閱讀。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對昆蟲知識的拓展,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拓寬學生的思維,可以提出一些疑問,比如昆蟲的飛行原理等等,提高小學生在課外提高知識的能力。同時,這些活動不僅應該在班級展開,還應當在全校展開,讓全校全年級上下形成一股濃厚的學習風潮,讓優(yōu)秀的小讀者潛移默化的影響旁邊的同學。
其實在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上,方法多種多樣,如今的學生多半都喜歡用手機、看電視,他們對動畫片以及電影的追求體現(xiàn)了這個時代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但是如今電影業(yè)的發(fā)達很多都是從書本反映到電影中去的,譬如享譽全球的哈利波特,這本書的流行最后造就了電影的上映,所以教師可以先從孩子們喜愛的電影下手,讓學生觀看影片中比較有趣或者神秘的片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讓學生在課外書籍中找答案,形成一種電影到書籍的流程。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方式
之一。
二、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對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注重對良好的閱讀氛圍的營造,比如在班級的角落設置“閱讀角”,在角落中擺放一些適合學生進行課外拓展的書籍,不局限在一種,豐富書籍的類型和種類,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種類中找到適合自己,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同時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書籍貢獻出來讓其他學生進行閱讀,教師從旁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同一本書籍的時候進行討論,看看彼此對這本書有什么樣的想法和認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一場場“攀比”比賽,看誰讀書讀的多,讀得好,不比誰的書多,只比誰懂得多,可以利用知識問答的模式進行搶答,看誰的反應快,看誰的知識多。這樣就形成了一股濃厚的閱讀氣氛,讓學生潛移默化中通過對課外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增加閱讀量,提高對語文的學習質(zhì)量,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同樣,在書寫方面,可以不僅局限于讀后感,可以像上述所說的電影到文本的過程那樣,讓學生對教師播放的電影片段進行續(xù)寫,發(fā)揮創(chuàng)新性思維,形成關于魔法師哈利波特的中國話小學生的個人傳記,也許在小學生長大后,再回頭看看這本自己寫成的書籍,會覺得非常有收獲。
三、培養(yǎng)正確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養(yǎng)成的習慣往往會伴其一生。因此,教師應當對小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予以重視。第一,無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閱讀,教師必須向?qū)W生強調(diào)讀書應該“細嚼慢咽”,而不是“囫圇吞棗”的瀏覽式閱讀,要讀清楚書中的概要和主旨,了解其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從淺閱讀到深閱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第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抄寫的習慣,這并不是說學生需要將整本自己喜愛的書籍進行抄寫,而是挑選自己喜愛的句子,以便于日后在作文課以及寫作上進行運用。第三,需要培養(yǎng)學生寫讀后感的習慣,指導學生在每次閱讀后及時記錄自己在閱讀時候的感想,或者對文章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剖析,這樣既幫助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中心思想,又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當然,學生對自己的寫作水平依賴于老師不斷地激勵和評價。學生可以將自己寫的日記或者讀后感交給教師評閱,教師在評閱學生寫作的同時應當給予適量的正面評價,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日后的寫作,同時也需要指出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在認識到不足的同時不斷進步。
四、制訂科學的課外閱讀計劃
小學生自身的自控能力并不是很好,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雖然不是強制性要求,但是出于對小學生自身語文能力包括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方面的提高,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是必不可少的,在制訂了計劃之后進行一定的監(jiān)督和督促,幫助學生自身習慣的養(yǎng)成。
比如,教師本學期的課外閱讀目標是《魯濱遜漂流記》,可以先行制訂計劃,要求學生每周至少閱讀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閱讀成果的檢驗。包括讀后感等日記的書寫,以及對書中內(nèi)容的復述等方式。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也可以就學生本身進行組別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檢驗了學生們的勞動成果。通過高效的閱讀,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科學的課外閱讀計劃,不能總是一直以一種死板的規(guī)律去執(zhí)行,如果靈活機動一點,也許更加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從中的樂趣,體會到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因為一成不變的方式始終會被拋棄在時代的后腦勺,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體會到無上樂趣的同時也能夠有深度的體驗。
課外閱讀是我們?nèi)祟惖囊粋€全新的生活領域,更是人類發(fā)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與趨勢,必須要有寬闊的閱讀視野,全面的提高自身素質(zhì),同時也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讀書、體驗、思考與活動,深入探索和研究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方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五、結(jié)語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部分。閱讀質(zhì)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之后對于文學作品的賞析,而教師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者,不應有功利心態(tài),而應該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有條件的培養(yǎng),用心指導學生的閱讀,讓學生能夠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體驗到閱讀的魅力和樂趣,真正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幫助了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兩者兼顧!
參考文獻
[1]楊琴.新形勢下對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2).
[2]魏寶芹.新形勢下對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7).
[3]沈清.讓生命之花在書香中綻放——對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的一點思考[J].新課程(上),2011(7).
[4]王愛寧.新形勢下整合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13).
[5]吳大芝.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