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
關鍵詞:互聯網+ ? 技術創新 ? 黨建工作 ? 實踐探索
在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黨建工作是其中的核心內容。由于目前網絡建設、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黨建工作網絡化成為了企業黨建工作的新方向。對于指導企業黨建工作進行創新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對互聯網時代下的黨建思政工作實踐進行研究。
一、概述“互聯網+”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3月份的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已經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互聯網+”作為當今社會中新出現的經濟形態,互聯網在配置生產要素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其基礎、優化等作用。在互聯網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時,也使其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時,得益于網絡的不斷成熟,網絡傳播圈也隨之興起,而網絡傳播圈已經轉換為當今人們的知識文化傳播圈、人際交往圈、信息獲取圈等。因此,傳播媒介發生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基層黨組織應該予以高度重視的同時,并應廣泛應用于企業黨建思政工作中。
二、“互聯網+”技術用于創新黨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我國現階段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文化領域等方面,都能找到網絡的影子,除此之外,企業黨建思政工作的環境也有著顯著變化。人們已經很難與虛擬的網絡世界脫離?!盎ヂ摼W+”時代的來臨,對于創新黨建思政工作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更是對傳統黨建工作的創新。以下是傳統黨建思政工作的主要弊端:
(一)形式老,缺創新:傳統黨建思政工作大多呈現出套路化的特點,其形式也比較單一,基本都是單向灌輸相關思想,使得學生被動接受,也表明黨建思政工作的理論無法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其中缺乏研討、調研等多元化的活動。這一弊端無法調動企業開展黨建思政工作的積極性。反觀“互聯網+”模式,就能使黨建思政工作在后臺運行下,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和開發,使分析出來的數據信息能夠符合個性化的需求。通過“互聯網+”也能使企業在選擇自己適用的內容、方式之后的溝通、交流,得以有效加強,從而優化傳播效果。
(二)傳播速度慢、缺少時效性:在傳統黨建思政工作中,常見的方式基本是課堂集中宣講、座談會等方式進行。而“互聯網+”模式下的黨建思政工作,能夠改善在傳播速度、時效上的弊端;能夠使黨建思政工作不受時間、空間的制約,達到多次、重復的教育效果,并使企業進行網絡學習的效率得以不斷提高。
(三)內容單一、信息傳遞不完整:傳統黨建工作所針對的年齡段、知識水平、社會經歷等方面和現在企業有很大不同。針對企業工作性質、工作時間等限制,基于“互聯網+”模式,可以選擇更適合的方式開展黨建信息的宣傳、推廣等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傳統黨建工作信息資源有限,黨建宣傳工作相對比較單一,傳播效率不穩定,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資源共享和開放性等優點,使黨建工作當中的新知識、新思想能夠充分利用,并促進黨建工作當中資源的不斷豐富和創新。
(四)培訓工作效果不佳:以往在傳統黨建思政工作當中,在成為預備黨員后,很難再有集中系統的學習黨建知識的機會。因此,企業基層黨組織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熟悉的平臺,將黨建內容融入其中,避免黨建工作出現不連續的現象,并能夠因此提升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長期進行黨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企業的參與度低:在傳統黨建工作當中,企業職工一直是接受教育的身份來學習黨的相關知識、了解相關政策。但在“互聯網+”的模式之下,企業職工不但能夠自主進行知識的獲取,也能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感想和言論,以及與他人進行實時交流等,同時也能使企業積極參與到黨建工作當中來。
三、“互聯網+”技術創新黨建思政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高效的網絡化黨建思政工作隊伍
在企業網絡黨建工作進行當中,應當建立起高效的網絡化黨建思政工作隊伍,而其中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相關人員的素質,企業基層黨組織能夠重新組合黨建思政工作相關人員隊伍,并能夠加強對隊伍當中相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這也就要求黨建工作者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以及熟練掌握互聯網相關網絡信息技術的能力,例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推廣運用工作,首先需要基層黨建工作人員熟悉平臺管理,才能在企業中幫助其他黨員學懂、弄通,把“互聯網+”與黨建工作有效結合,并且能夠在黨建思政的實踐工作當中能夠不斷反思、總結,以此來提升自己。
(二)創新黨建教育形式
由上述可知,在傳統黨建教育工作當中其主要弊端就是教育形式過于單一。換句話來講,傳統黨建教育工作不能夠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基于“互聯網+”的模式背景下,企業黨建工作人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這一新型平臺,才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使具有時代性教育意義的素材及時的應用于黨性教育當中,才能使職工更好體會到黨建思政教育和自身生活當中的緊密聯系,并能夠從中得到啟發,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創新教學模式
在以往黨建思政工作建設過程當中,黨性教育主要采用的是課堂教育這種實體教育的方式。雖然實體教育教學當中有許多優點,但同樣也存在著教育連貫性不強等現實問題。因此,通過創新教育模式,利用好實體教育和網絡教學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企業發展黨員在經過實體的課堂教育之后,可以在網絡上訂閱相關的資料和課程來確保學習的持續性。由于以往課堂教育學習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資源相對有限。而基于“互聯網+”模式下的網絡教學資源,能夠實現共享和公開,能接觸到較多的優質資源,對于企業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者來說通過搜集更多的的資料和實際案例,而后進行比對和分析,也能夠在節省人力的同時,提高教育效率和質量。
(四)構建高效黨建系統
通過搭建網絡黨建的高效平臺,利用好網絡的相關社交軟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來擴大黨建的影響力。例如通過建立相關交流群(QQ群、微信群)、及相關公眾平臺,來按時、定期推送黨建方面的積極內容,高效利用好這一重要途徑,進行黨建思政工作的建設,從而能使網絡逐漸成為宣傳黨政知識的關鍵平臺。企業基層黨組織一定要充分重視將構建黨建思政的系統,并能結合網絡的虛擬交流群、公眾號,才能使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得以不斷擴大。
(五)建立優秀網站
企業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建立黨建思政相關的優秀網站,并在網站上增設一些具有創新的欄目,例如可以設置為“企業志愿軍”、“聚焦社會熱點”等欄目板塊,來打破傳統的課堂教育的方式,通過采用新網站能夠使企業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能夠與具有時代特征的現代企業的成長進行適應。同時,這些網站的建立也具有雙向性,既能使企業黨建思政工作快速開展,還能使企業領導者、黨建工作者和黨員相互進行及時溝通和交流,也能夠時刻了解到黨員的思想變化以及情緒變化,并能第一時間進行解決,這樣既能發揮好網站的作用,也能使黨建思政工作具有較強凝聚力。
(六)結合社會實踐
在黨建思政工作展開當中,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實踐。因此,可以展開例如“紅色精神”、“革命精神”等活動讓黨員在實踐過程當中,深刻體會相關精神。能夠將實踐活動與互聯網相結合,從而充分發揮網絡在黨建思政的重要性。在展開實踐活動之前,可以通過新媒體、網站、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宣傳和推廣,通過選擇優秀的黨員進行實踐。通過實踐,將其心得體會進行總結,通過發布心得體會的信息,在網絡上進行相關的評論、點贊和轉發的活動形式來提升實踐活動的宣傳力度。此外,還可以組織黨員進行,翻拍經典革命電視、電影以及相關黨建知識的競賽的活動,也可以實現“互聯網+”和黨建思政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
四、結語
因為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便捷性等特點,備受人們青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企業黨建思政工作來說是把雙刃劍,只有充分利用好網絡,才能使黨建思政工作順利進行;反之,若忽略網絡的重要性,會阻礙黨建思政的發展。因此,企業基層黨組織要能夠適應網絡發展,并將指導黨建思政工作的方式、內容、實踐活動加以創新,才能不斷完善黨建工作。
參考文獻:
[1]王芳,彭吉瓊.基于“互聯網+”的高校智慧黨建平臺構建研究[J].智庫時代,2018,(33):101-102.
[2]張婷,沈彬,胡文健,等.基于“互聯網+”的高校微思政模式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8,(29):102-103+112.
[3]黃慶紅,李應軍.“互聯網+”新常態下高校黨建創新與堅持[J].高校后勤研究,2017,(10):59-62.
[4]周敏.“互聯網+”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創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3):128-129.
(作者單位:陜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