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丹 李丹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電商APP 的推廣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國電商移動端交易量不斷攀升。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群體掀起了新一輪的創業熱潮,“微商”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創業新寵。文章分析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現狀,指出大學生微商創業主要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大學生創業方式方法的選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微商;創業;就業;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9-0002-02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鼓勵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建立直接聯系,開展合作消費”。同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專門提到“分享經濟”,指出“分享經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路子”。微商正是基于分享經濟模式的一種社會化移動社交電商形式。當前,大學生畢業人數逐年攀升,就業壓力較大。在“雙創”項目的推動下,一批批大學生開始投身到自主創業上來,創業的主要方向為電子商務。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較少、缺乏經驗、經銷渠道少,而微商以其門檻低、成本低、靈活性強的特征吸引了大學生的目光。本文分析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現狀,指出大學生微商創業主要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微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微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達到1819.5億元,預計2016年達到3607.3億元;2015年全國微商從業人員為1257萬人,預計2016年達到1535萬人。微商已成為移動電商的主要形態之一,從2014年到2018年,微商的市場規模與從業人數都在飛速增長,整個行業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調查數據顯示,移動購物用戶女性居多,30歲以下的年輕人成消費主力。大學生群體既是主要消費者,同時也是經營者。
大學生參與微商經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兼職,一類是專職。(1)兼職。為了賺取一定的生活補貼費用,學習之余,部分大學生在朋友圈中發商品廣告,以達到向周圍同學、朋友推銷的目的。這類群體銷售的貨物較少,主要是一些零散的日用品,銷量較低,經營比較粗放。(2)專職。畢業之后或畢業實習期間,部分大學生專門從事微商經營。這類群體銷售的貨物種類較多,主要經營化妝品、保健品、衣物飾品及部分農產品。這類群體善于宣傳,頻繁地在朋友圈中發布商品廣告、商品使用方法、賣家秀等,有些還經常參加上一級代理商舉辦的培訓活動,發展自己的下線代理,因此銷量較大。一份調查問卷顯示,目前大學生中90%參與過微商消費或經營,且在他們中有不少成功的經營案例。相對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來說,微信銷售有其特有的優越性。對于經濟基礎薄弱、經驗缺乏、沒有穩定貨源的大學生來說,微商的確是一種不錯的創業選擇。
大學生在從事微商創業過程中,既要看到微商的好處,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據新聞報道:一女子因在朋友圈售賣假貨被判刑,并處罰金;曾經在微信朋友圈中賣得很火的某品牌面膜,被央視曝光存在有害原料;一女大學生為補貼家用賣特價機票,被騙走21萬元。因此,大學生要清醒地看到在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頻繁發朋友圈,造成社交損失
由于人脈關系有限,為了擴大營銷,大學生只能頻繁地在朋友圈發廣告,推送商品消息,這容易引起朋友圈中好友的反感。一些好友屏蔽朋友圈中的廣告甚至直接刪除頻繁發廣告的人,這造成社交和營銷的雙重損失。頻繁發廣告刷屏只能產生短期效應,長期來看必然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2.部分商品質量缺乏保障,售后易產生爭端
微商準入門檻很低,缺乏有效的監管,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銷售商品,這就可能帶來一些質量問題。部分大學生不了解所銷售的產品,沒有使用過甚至以前沒有聽說過所銷售的產品,僅僅看到有利潤,就借用別人的廣告來進行營銷,違背“分享經濟”的初衷與原則。還有部分大學生不了解貨物來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之后,不僅名譽受損,還造成財產損失,自己去找上一級代理解決問題卻往往求告無門。建立微信平臺的初衷是提供社交服務,不是銷售產品,因此微信的產品維權渠道不像淘寶、天貓、京東那樣完善。這可能給消費者帶來損失,也可能給經營者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3.易被傳銷組織利用
微商多數采用上線發展下線的方式進行營銷,跨級代理之間很難見面。大學生涉世未深,缺乏經驗,容易被一些快速賺錢的假象所迷惑,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從而身陷傳銷組織,造成錢財損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第一,以學業為主,業余時間從事一些兼職活動,不能本末倒置。創業之前,大學生可以先閱讀相關報道,了解創業經驗,豐富自身的營銷知識和營銷策略。要對客戶進行細分和精準定位,依據目標客戶的需求選擇相應的產品。要對所要銷售的產品進行充分的了解,一些生產廠家不明確、成分不明確的產品盡量不要銷售;不要偏信一些代理商對產品的夸大其詞,要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了解清楚;要警惕一些類似傳銷的人員,謹防誤入虎口;要多了解身邊同學、朋友的銷售狀況和產品使用情況,之后再決定是否代理銷售。
第二,銷售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借鑒淘寶、天貓、美團等這些成熟營銷平臺的銷售經驗。要注重營銷廣告的質量,合理安排廣告在朋友圈中的推送頻率。在廣告中要詳細說明產品質量、使用心得、使用效果,這樣才能做到長期銷售,在獲得收入的同時廣交朋友,真正體現微商的價值。銷售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一定要注意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意氣用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微商這種適合大學生創業的新型商業模式已開始興起,高職院校層面應起到教育和引導的作用。在思想道德方面,高職院校應把誠信作為切入點,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激發大學生自發創業的熱情;在課程建設方面,各專業都應適當加入一些營銷類課程,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舉辦模擬營銷活動,還可以邀請一些有微商經驗的人員到校演講,分享銷售經驗。特別是要加強與電商企業的合作,在校園或校外組織一些營銷活動,帶領大學生參觀電商園,使大學生在創業之前對電子商務知識及技能有一個初步的掌握。針對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專業的大學生,高職院校應開設一些貼近現實市場需求的實踐課程。例如,開設“溝通與交流”“廣告學”“營銷策略”“電子商務實踐”“計算機應用與美工設計”“網頁設計與圖片處理技術”等實用性較強的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利用當下的新銷售平臺進行營銷。在制度方面,高職院校應設置一定的鼓勵創業項目,扶持大學生創業。對于一些表現優秀的大學生,高職院校要給予創業資金支持。高職院校也可以創辦創業基地,通過多專業合作將不同專業的合作點挖掘出來,培育孵化更多的營銷項目,為社會提供服務。
大學生是微商創業的主力軍,政府層面應為大學生的微商創業提供必要的幫助,做好指導和援助工作。有關部門應在官方網站曝光一些不良微商、代理商和質量不合格產品,嚴厲打擊非法銷售組織并及時公布,讓從事微商的大學生有一個辨別真偽的渠道。要對大學生的售前了解、售后維權予以法律支援,提高大學生從事微商創業的成功率,同時加強對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管理,促進大學生微商創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澗松.新媒體時代的微信營銷策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4(23).
[2]姜煥軍.微信電子商務應用價值分析[J].泰山學院學報,2014(05).
[3]李苗.對大學生微商創業的思考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5).
[4]王淑娉.論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特點和趨勢[J].職業教育,2017(06).
[5]于頻.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對大學生從事微商的理性思考[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08).
[6]宋福英.“互聯網+”新就業形態下的95后大學生微商創業研究[J].電子商務,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