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財政稅收問題影響著國家的正常運行,對于國家財政稅收體制建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于目前我們國家在財政稅收體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且提出解決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平衡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而提高我國的稅收水平,促進我們國家經濟建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財政稅收 體制改革 問題
1 前言
國家財政稅收對于國家的經濟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財政使國家政權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財政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職能,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穩定的財政收入,有利于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社會經濟的繁榮穩定[1]。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進行,市場的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完善財政稅收方面的體制,進一步加大財政稅收的工作力度,不斷地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以最大程度的維護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進一步加強國家財政的影響力,根據實際情況對我過財政稅收體制不斷地調整,深化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
2?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2.1? 支出責任與政府的財政職能不相符。長期以來,我國各個地區之間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使得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的財力嚴重不符,地方財政問題十分突出。同時由于地方政府的職能劃分不合理,區分不明顯,財政問題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得政府職能與支出的責任出現不相符合,沒有辦法對各種材質事物進行有條理的規劃。支付發展不完善,專項轉移支付與一般性轉移支付出現不均衡現象,轉移支付的資金主觀隨意性大,對資金的分配管理不透明,造成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低。
2.2? 財政稅收體制的局限性。由于我國稅收工作的起步晚,非稅收收入沒有納入到政府的體系管理中,稅收體系存在缺陷,稅收制度不完善。同時在財政稅收上,對于很多可以調節社會分配功能的重要稅種有所遺漏,不能充分發揮稅收的調節功能,長久下來,不利于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與創新,不利于中央宏觀調控的順利進行。
2.3 財務核算虛假,稅收監督不到位。在財政稅收工作過程中,因為各項財務核算必須依靠人為進行,從而在受各種利益因素影響,許多工作人員往往都難以堅守職業道德,而隨意篡改經營指標,作假賬目[2]。此外,稅收監督不到位,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督體系,使稅收出現監督的真空。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偷稅、漏稅、逃稅已經趨向于社會化,普遍化,嚴重地影響到我國財政稅收工作。
2.4 企業腐敗嚴重,侵蝕稅基。我國存在不少企業管理層不重視國家稅收工作,腐敗嚴重,并侵蝕到國家稅基的情況,是我國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有些地區甚至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已經發展成為全社會毒瘤和頑癥,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我國的稅收工作以及對國家稅收體制構成嚴重的威脅。
3 我國財政稅收工作的改革策略
3.1 建立健全財政支付模式。隨著當今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財政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支付經驗,提高我國財政的支付水平。同時,還要求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要科學合理搭配、資金來源可靠穩定科學支付體系,適當提高專項轉移支付比例,合理搭配一般性轉移支付[3]。對于財政轉移支付的分配方法,必須實現公開、透明、廉政、合理、科學的資金分配制度,充分結合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與之相適應的財政轉移支付模式。
3.2 推進企業會計制度改革。雖然目前我國的財政稅收會計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采用了以申報應征數作為核算起點的會計算法,并建立了基層征收機關分戶稅種明細賬。但由于我國所處的國情,使得在基層會計實踐中,缺乏有效的監督而使得財政稅收工作缺乏完整性、真實性、有效性,影響了稅收計劃利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因而,國家相關部門必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稅收會計改革,提高其執行效率,加大執行力度,以便于更好地反映稅源以及稅收收入的情況,進而為提高稅收工作做鋪墊。
3.3 建立與健全的財政稅收制度。在財務會計稅收工作中,若要切實地提高稅收工作效率,必須不斷建立與健全與我國社會體制相適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稅收制度,才能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必須逐步提高直接稅在國家稅收入中的比例,合理調節直接稅間接稅的比例.不斷改變傳統低效的以間接稅為主的稅收體系。在盡可能減輕納稅人經濟負擔的前提下,定期調整宏觀的稅負水平,取消不相稱的體制收入,確保政府規范性收入,擴大預算管理范圍[4]。此外,還要加快個人所得稅改革,適當降低工薪收入的稅收負擔,實行綜合申報與分項扣除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并推進稅收減免制度相關改革。
4 結語
隨著我國財政對于國家建設的保障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稅收體制改革的深化,財政收入也在持續穩定地增長,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也有利于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進一步改革,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支持了國家重要方針政策的實施以及促進了國家重大改革開放措施的出臺。
財政稅收的體制改革為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提供了物質基礎。隨著外部環境日益復雜,我們國家的財政稅收需要更進一步的改善,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時俱進,不斷地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立足實踐循、序漸進地深化我國財政稅收的工作,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提供給堅實的物質保障,不斷促進并完善我國的財政稅收體制。
【參考文獻】
[1] 張艷華.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思考[J].知識經濟,2015(23).
[2] 黎慧杰.關于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4).
[3] 朱艷紅.談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國市場,2014(34).
[4] 李燕凌,吳松江,胡揚名.我國近年來反腐敗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