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生
【摘 要】 在科技進步,各行各業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可持續發展成為大眾化話題,低碳金融也已成為了當今社會的新趨勢。因此,我國低碳金融的發展,急需加大力度研究。鑒于此,本文首先簡單對我國低碳金融發展現狀進行了闡述,緊接著分析了我國低碳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對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相關部門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低碳金融 可持續發展 對策研究
一、我國低碳金融發展的現狀
新世紀到來之后,在世界大趨勢的情況下,中國也發展了低碳金融,盡管最近一些年來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還是不容樂觀,從另一個角度看的話,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相關的金融機構,都深知低碳金融的重要性,并都已采取措施解決低碳融資問題。我們國家的商業銀行開始從事低碳融資時,融資方式落后。融資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調整現有信貸結構,大力扶持節能減排項目,加大對高污染企業監管力度,加強控制政策。而另一種方式就是融入國際社會并且與國際社會合作,以此來實現低碳融資。
我們國家的低碳金融主要基于“綠色信貸”。綠色信貸就是一系列貸款節能產業升級以及環保項目。其主要目標是遏制高污染和盲目擴張產業?,F今中國的主要參與者是綠色信貸銀行,他們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以及上升空間。雖然銀行綠色信貸的效率越來越高,但是銀行信貸的比例總量卻仍然非常小,而這種情況就促進了綠色信貸與外部環境的發展。目前,綠色信貸的概念還不清楚。因為缺少適當的金融機構和環境專家,只能使用綠色信貸行業標準目錄作為投資環境風險評級的標準去指導信貸,金融機構很難去制定內部實施細則以及相關評估方法。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的話,低碳經濟也呈現出了“熱概念和冷融資”的走向趨勢。創新企業的前景是不可預測的,此外,道德風險管理也有一些困難,這對穩定的金融參與不利。
二、中國低碳金融發展中的問題
就近幾年來看的話,中國的低碳金融發展非常迅猛,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足和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直阻礙著低碳金融快速與健康的發展。
(一)對低碳金融的理解不足。中國是碳資源最多的國家,許多公司,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巨大發展潛力,以及缺乏CDM和中國相關的低碳金融市場專業知識,和沒有對政策法規的深入理解,相關的意識非常也是薄弱,導致相關低碳金融業項目的投資管理能力非常的不足。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
(二)對金融機構和專業人員缺乏獎勵。世界正在研究用新能源取代舊的劣質能源,改善能源消耗,并不斷研究建立在低碳金融系統上的新能源。但現在我們的國家甚至世界的新能源研究和開發仍然處于技術的早期階段,在研究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資金,但資金投入和產出是不成比例的。這將使金融投資有很大的風險。低碳融資存在的時間有些短暫而且也缺乏經驗,導致了很多國內金融機構在低碳融資方面的可信度十分的低。同時人們對低碳金融有很多的誤解,以及這個領域專業的技能缺乏,以上這些原因導致了低碳金融商業發展的意識缺乏,這就使大多數的人懷疑低碳融資,甚至可能放棄對低碳金融的投資。
(三)對低碳經濟的重視程度不夠。大體上來說,中國是非常重視低碳經濟的發展的。但是,中國有很多的地方政府對低碳經濟的發展表現出不樂觀,并不回應中國的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只做表面工作;除此之外,在當前GDP增長的經濟增長的模式中,很難去抑制一些地方政府投資的強烈希望。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中主要污染和能源消耗規模就這樣被忽視掉了。
(四)低碳產業不能控制市場。這些年來,中國也慢慢的一步一步出現了低碳金融產業,其價格機制存在非常多的問題,就導致了市場對旅游業的控制力度不足。就低碳產業總的來說,環保產業或新能源的發展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保障制度不完善,缺乏國家稅收優惠,導致低碳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就目前的金融機構來看的話,在低碳產業的發展之中,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是無法分擔的。金融機構過分的關注了企業貸款的安全因素和經濟效益,卻忽視了低碳產業給社會帶來的實際效益。只關注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
(五)資金不足。因為沒有政府的體制,造成了資金短缺,政府也沒有去建立一些相應的營銷管理系統。這樣長期下來,將會嚴重阻礙我們國家的低碳金融體系迅速且健康的建立?,F在的情況來看,相關的中介機構,專業風險評估機構和專業投資風險分析機構仍然是相當的稀缺,這就是由于市場管理體制不完善所導致的。
(六)國家系統缺乏統一性。由于國家系統缺乏統一性,政策風險也較高,各國在不進行協商的情況下采用了自己的政策。從低碳金融經濟自己的本身來觀察的話,它也確實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其運作過程缺少了穩定性。上述原因導致低碳融資的不良發展。
三、中國低碳金融發展對策分析
雖然,中國的低碳融資歷史很短,需要去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是,為了在中國快速且健康的發展低碳金融,我們也必須要去正視困難,發現適合中國國情的低碳金融的發展思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低碳金融。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增強金融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到現在,中國對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沒有具體規定。雖然赤道原則在我國已經進行了宣傳,但很少有人對此有回應。所以,我國應該盡快的增強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及完善法律制度,盡早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在目前的法律環境中,照顧貸款人的義務至少應該在相關法律中受到規范,也就是說在為項目提供資金的時候,貸款人就應對項目的環境和社會問題進行謹慎的審查和調查。除此之外,關于社會和環境評估報告的一些內容,也應該根據赤道原則相應的修改一下貸款協議的示范文本。
(二)加強地方政府管控。在一般制度下,地方政府不具備發展低碳經濟的投資動力,嚴格控制經濟增長質量。同時,嚴格控制當地低碳經濟非法投資項目,特別是堅決阻止地方政府引進高耗能項目。通過地方投資,實施低污染,低能耗,低碳經濟發展的原則,實現目標。
(三)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指導和監督。我們也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指導和監督,多開展低碳金融業務。雖然中國的金融機構對低碳金融的理解逐漸增加了,但與歐洲和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缺陷。各種各樣的商業金融機構是難以實現對低碳金融業務的零投資的。所以,中央銀行和銀行監管機構就必須更加注重系統地引導金融機構開展低碳金融業務,加大力度去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和懲罰違反低碳經濟的體制建設。我國應該多多借鑒國際經驗,這樣才能不斷的完善貿易規則和市場管理的設計,才能盡快建立中國的低碳金融交易重點和市場。
(四)加強防范國內和國際金融風險。我們要加強對新的國內和國際金融風險的防范。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不平穩。低碳經濟的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現有的經濟模式的發展和改變,這將會對工業結構和經濟模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變革過程中的話,低碳經濟的發展也將必然的受到國內和國際金融機構或金融風險的影響。這就需要金融機構規范金融機構的業務方向,調整產業結構,以及從容應對財政資源的配置。對于面臨新機遇的金融機構,他們也可以做好防范國內外金融風險的工作。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來講,低碳經濟是難以去預測的,風險也是難以估計,越來越受到金融機構的關注。對金融機構來說的話,金融機構應始終關注低碳金融體系的動態,采用基于過去國際前沿問題的合理預算,及時的避免風險。在任何時候提高警惕,思考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來降低國內外低碳融資的風險,才是關鍵。
(五)加強低碳金融人員培訓。低碳金融業務將必然促進相關專業人才就業市場的發展,也就是說,對發展低碳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大。當前低碳金融專業人才的發展已然成為了發展低碳金融的重中之重,這也是低碳金融發展的之中的重要一步。低碳金融領域的培訓專家培養是低碳金融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低碳金融專業人才發展的關鍵。對中國低碳金融體系的建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谝陨系倪@些原因,中國是急需要培養專業的低碳金融人才的。
隨著國內外低碳金融的快速的發展,研究發展低碳金融也已經成為了大趨勢。目前,綠色產業革命伴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新的能源和能源保護,以及減少排放工業的基本內容都在悄然顯現,對世界節能、低碳和綠色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四、總結
總的來說,在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環境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低碳金融的發展也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也必須要重視低碳金融的發展。就現今的情況來看,低碳金融的發展還十分不景氣。所以為其健康且迅速的發展,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的研究,各個金融機構也需要始終關注世界低碳金融發展的動態。做到隨時了解,及時規避風險,降低損失。同時,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制度,以及政府體制也必須要盡快的加強以及完善。跟上世界國際的步伐,永遠不讓自己落后,在吸收借鑒的同時更多的去創新,這樣才能在發展低碳經濟上面搶占先機。
【參考文獻】
[1] 苗世清.淺析銀行視角下山西省低碳金融發展—基于銀行視角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1.
[2] 李一維.低碳金融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J].商業時代,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