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標誠
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利用CAI技術,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有機融合;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71-02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來實現教學的優化?,F代教育技術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中國的現代教育技術起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國內稱之為電化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現代教育技術不斷地更新變化,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數學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數學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進行論述。
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尤其是剛進入小學校園的一年級學生,要讓他們規規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講很難。這時,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為例,學生在學習這一內容時很容易將左右弄混。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講解基本方向后,讓學生們進行自我消化,也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實踐,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本節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把實踐討論環節放到室外進行??梢宰寣W生同桌之間先進行討論,把左右分清楚,再把學生們帶到操場上,將他們分成兩組,排成四隊做“找朋友”的游戲。教師在旁邊觀看和評判,不插手學生們的活動。各隊學生有一個發令官,不斷發出口令:請和你左邊的朋友握一下左手,請和你身后的好朋友擁抱一下,請和你右邊的好朋友握一下右手,請和你前邊的好朋友握一下左手。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小禮物作為獎品,發給做得正確的學生,以鼓勵學生認真進行游戲。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讓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輕松,也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量”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米、分米、厘米、毫米這幾個長度單位分開講解,以免學生將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記混記錯。在講解每一個長度單位時,課件中要有相應的物體進行直觀展示,如1米的長度可用桌子的高度、身高等參照物進行演示,讓學生掌握該長度單位的特點及使用方法,然后進行下一個長度單位的學習。微課時間短,知識點獨立又具有聯結性,這些特點能讓學生既掌握各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又不會將進率記混記錯。又如,在教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將梯形、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滾動播放,讓學生們觀察各形狀之間的不同之處,并且進行對比,從而更直觀地了解長方形的長、寬、角的特點以及與其他圖形的區別。教師還可以通過相關軟件的使用,將長方形、正方形進行分割、折疊,從而讓學生們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并利用手中的尺子、紙張進行實際操作,加深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在進行長方形周長的教學時,教師可使用課件進行演示,將長方形、正方形的4條邊涂上不同的顏色,再進行緩慢拉伸,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所謂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長度之和,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周長的概念,會將周長公式掌握得更加牢固。
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個特定的情境:中秋節前,三(5)班的小朋友們一起過節,全班有38個學生,只有19塊月餅,學生們開始自行分配月餅,之后有的學生說吃得少了,有的說沒吃到。此時,教師將場景進行切換,同樣的場景、人數、月餅,學生們開始一起商量、想辦法,怎樣才能保證每個同學都吃到同樣多的月餅。這時有一個學生說:“19塊月餅,38個學生,月餅數剛好是人數的一半,那我們就兩個人吃一塊,這樣就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到月餅了?!睂W生們采納了這個意見,并且驗證了兩個人吃一塊月餅剛剛好。教師可順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視頻中的孩子們是不是把38人平均分成了兩組?是不是把19塊月餅每塊平均分成了2份?是不是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個學生吃到的月餅就同樣多?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教師再播放下一個場景:桌上有6塊月餅,兩個小朋友一人拿三塊進行切分,第一個小朋友分別將每塊月餅平均切成2份、4份、8份,而另一個小朋友則隨便將每塊月餅切成2份、4份、8份,讓學生們觀察兩個小朋友切分月餅的不同之處,從而讓學生明確每一份數量都相同叫平均分,再告訴學生平均分的總份數是分母,其中的一份或幾份是分子。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進行演示,可以使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具,也可以把學生帶到室外讓他們自由組合,還可以教師喊口令讓學生們進行演示。如每10個學生站在一起,然后聽教師口令平均分成5組,并讓學生們進行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說出平均分后的每一組在分數當中扮演的角色是分子,是總數的五分之一,而不斷變化的總人數是分母。多媒體情境和實際情境相結合,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了分數的意義,也為后期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打下了基礎。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其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章節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制作一個CAI課件,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進行展示,如蝴蝶、蜻蜓、螃蟹、燕子等形狀的風箏,引導學生們進行觀察,找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從而引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接著使用CAI對一些剪紙作品進行滾動播放,讓學生們欣賞,體會軸對稱圖形所具有的美感。教師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還可以添加一些藝術元素,如將一些剪紙藝術品的方向有意識地進行調轉,放得傾斜一些,讓學生產生質疑,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這一概念的理解。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融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教師要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特有的教學功能,使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化和多樣化,促使數學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利用CAI技術,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艷華.借助教育技術手段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2]周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
[3]郭德有.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5(20).
[4]韋葉,王驚濤,凌云.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9).
[5]王貞.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14(19).
[6]戴承東.淺談新課改下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2).
[7]孟社平,孟淑敏.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