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
摘 要:問題是幫助學生獲取智慧的源泉,設置有價值的問題可以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開啟學生思維。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利用科學合理的問題鏈啟發學生思考,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問題鏈;教學效率;教學質量;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94-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人才必備的素質。但在傳統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學內容往往流于形式,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學實踐證明,課堂提問有助于學生思維發展,但提問要有技巧。問題鏈是基于教學目標而制定的、具有明確導向的系列性問題,其區別于傳統的課堂提問。利用問題鏈,能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問題鏈的設計不是隨意的,教師需要立足于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深層的把握,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問題鏈,從而保證課堂提問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鏈,打開學生智慧的大門,實現教學目標,引領課堂教學走向高效。例如,在講解“插入超鏈接”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教師可為學生出示一個網頁,讓他們觀察如何在網頁之間“穿梭”。大多數學生對這種網頁間的切換都比較熟悉,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基于此,教師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引出超鏈接概念。然后,教師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認識超鏈接的作用,并思考“鏈接對象不同,鏈接效果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接下來,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在實踐中,學生們掌握了插入超鏈接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教師可按照教學目標和知識點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設置了一系列問題構建了問題鏈,并且每個問題都具有很明確的指向性,同時利用問題鏈構建了“導入——探究——總結”這樣一個教學程序,有效地實現了教學目標,推動了教學進程。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往往缺乏一定的層次性,知識的講解過于“散”,很難讓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因此,教師可以設置問題鏈,由淺入深地對知識進行剖析,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這種引導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不僅能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還能讓他們對問題有一個深層的認知,提高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例如,“編輯幻燈片”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學習PowerPoint的五種視圖模式,掌握移動、插入、復制、刪除幻燈片的方法等。基于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可從“選擇視圖模式”“選定幻燈片”“移動幻燈片”“插入幻燈片”“復制幻燈片”等多個維度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該部分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圍繞“插入幻燈片”這部分內容,教師可讓學生思考:在幻燈片瀏覽視圖模式下如何插入新的幻燈片?同時,讓他們自主探究在其他視圖模式下,如何操作。當然,這部分的難點在于如何編輯對象,在“編輯對象”這一版塊,教師同樣可設計系統性問題,讓學生了解有哪些對象,編輯的基本操作等等。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利用問題鏈打造了一個更具系統性的課堂。在問題鏈的引導下,學生對幻燈片的基本操作和相關的知識,都有了一個更為清晰的認知,分析、思考問題的邏輯性也變得更強。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圍繞一個中心而展開的,教師可以基于教學目標,設置一個“主問題”,以起到引領作用。針對這個“主問題”,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帶領學生們思考、討論、分析。當然,一堂課中的“主問題”也不是單一、固定的,教師需要針對每個版塊的知識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從而推動教學活動進程。例如,“畫組合圖形”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畫組合圖形的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會涉及很多細節。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基于“如何畫組合圖形”這個主問題展開引導。首先,教師提問學生:“什么是組合圖形?”由于學生在數學科目的學習中已經對組合圖形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結合已有的認知,學生會給出相應的答案。然后,教師提問學生:“你們覺得畫一個組合圖形的要點是什么呢?”學生們積極地討論交流,在討論中學生發現,確定組合圖形各部分的起始位置最重要。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嘗試完成指示牌、交通燈等組合圖形。同時,教師讓學生結合圖形闡述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學生們匯報成果,教師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分析、總結、反饋。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基于一個“主問題”設置了若干“分問題”來推動教學活動。由于明確了教學的初衷,問題鏈的設計也更科學合理,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性,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總之,利用問題鏈開展教學活動,可以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變得更具指向性、系統性、整體性,能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打造高效課堂。當然,問題鏈的價值也不僅限于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對這種構建問題的形式進行探索,不斷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戴芳芳.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及其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6(02).
[2]王鋼.加強信息技術教學培養適應時代的合格人才——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分析[J].成才之路,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