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田 楊雄
【摘要】在提倡“課程思政”建設的背景下,高校專業課教師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作為有著重要教學角色地位的專業課教師,應該與思政課教師發揮聯動作用,形成合力,促進專業課教學多元化育人功能的實現。
【關鍵詞】課程思政 專業課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 育人功能
對于高校課程建設,“立德樹人”已經不僅僅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育人目標,而是各個學科應該把握的教育原理。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的有效融合,以“課程思政”為契合點增強教學的育人功效,與此同時,加強專業課教師角色轉變,發揮與思政課教師聯動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融入育人方案之中,。
一、專業課構建“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課程思政”是尋找思政政治教育與課程教學改革融合的契合點,進一步完善育人功能。因此,“課程思政”對完善專業課架構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期教育現代化的需要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立德樹人不僅要求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還要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育人,而“課程思政”明確提出在知識傳授中注重素質培養,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二)發揮高校立德樹人主陣地
實施“課程思政”的主陣地在高校,面對當前教學過程中的“兩張皮”現象,高校應承擔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責任。對于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課程思政”的有效構建,既能促進高校全面育人工作,同時也能優化專業課建設,促進教學、課程、學科之間的相互協調。
(三)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保障
專業課教師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力軍,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所授課程也是學生認同度最高的學科,專業課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的育人優勢。在“課程思政”的引導下,專業課教學向學生傳授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專業教師參與構建“課程思政”能夠更好地實現師生間的互動、豐富課堂內容、發掘思想資源,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二、專業課育人功能的優化
所謂“課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課程都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課程思政”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它推動專業課育人功能的優化轉變。
第一,專業課構建中,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還有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既要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學習,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主體性發展;又要不斷增強專業課的理論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溫度。第二,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充分實現育人功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觀點來指導教學,將其融入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從而更為有效實現專業課教學的育人作用。第三,思想政治理論的融入,能有效促進專業課的全面構建,同時對于高校思政課程的建設也大有助益。
三、實現專業課的教學改革
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根本點是要求高校課程要突出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功能。從這一點出發,要求專業課具有多向維度的育人功能。作為高校教師,擔負著傳授專業技能的任務,從傳統講授、單一講授的方式轉變成為多元化教育渠道,實現育人的全面性。在專業知識傳播的同時,讓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潛移默化地進入學生的頭腦中,“入腦入心”。因此,專業課教師就需要更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責任意識,在平時準備的教學工具、教學案例和教學實踐能與思政課教學目標相輔相成,體現豐富的德育內涵,凸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要性。
立德樹人是所有教師履行職責、承擔使命的重要表現,當前高校中,如何將專業課教師與思政教師共同發力、助力課堂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對于高校而言,應采取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措施,融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教育于一爐,推動專業課與思政課共同發力,實現兩者互補有無。“課程思政”意味著所有課程都有育人的功能,專業課教師所扮演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動態,明確思政課的內容要義。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時,教師應時刻牢記自身的育人職責,增強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應堅持以育人為依托,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體現出教學的育人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師資方面,發揮思政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互動,促進雙方教學能力的增長,有效完善各學科教學內容的全面架構,也為高校多元化育人功能提供助力。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融入各學科是大勢所趨,也是學生培養計劃中十分必要的部分,在高校課程教學改革中,積極探索其中的有效融合方式,對于培養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思.探討高校思政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納稅,2017(12).
[2]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
[3]高德毅.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