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的發模式,從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為背景,探討了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以及六種互聯網金融模式。肥東縣互聯網金融面臨著發展遲緩,智能設備普及率低以及大數據金融使用率低等問題,這就需要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風險控制力度。
關鍵詞:肥東縣;互聯網金融;P2P網貸;第三方支付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1)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
1.1999年-2003年
這是國內互聯網金融的萌芽階段,最早出現的是1999年,伴隨著易趣網、當當網的成立,我國第一家第三方支付——首易信支付誕生。在此期間,第三方支付處于摸索階段,發展速度較慢。
2.2003年-2007年
這一階段是第三方支付發展的高速時期。第三方支付日漸成熟,但還是處于粗放式發展模式。在2003年,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支付寶誕生,第三方支付炙手可熱。
3.2007年-2011年
2007年,我國第一家P2P網貸平臺拍拍貸成立,2011年底國內累計成立20家P2P公司,累計交易金額5億元,有效投資者不超過3萬人。但P2P網貸和第三方支付由于處于監管的盲區,也出現了許多違法違規問題。
4.2011年-2013年
這兩年是互聯網金融爆發式增長階段,無論是P2P、第三方支付都從摸索階段進入復制技術階段,但是第三方支付相關管理辦法開始出臺以及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頒布使其向更加規范化方向發展。P2P則開始平臺創新,大量采取線上+線下的模式力求降低借貸的風險。同時眾籌作為新穎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5.2013年-2015年
2013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2197.4億元,2014年則達到29412.4億元,比2013年上升了141.1%。2013年互聯網金融界一件大事就是阿里巴巴余額寶正式上線,于是這一時期各種“寶寶類”理財產品開始爆炸性增長。
6.2015年至今
互聯網+理財在經歷了初期的成功后,進入平穩期,截至2015年6月30日,余額寶規模6133.81億元,較第一季度末7117.24億元萎縮了983.43億元,降幅為13.82%。對于眾籌,“史上最嚴”的第三方監管條例也出臺了,P2P則進入了行業細化的階段。
(2)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以及網絡借貸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互聯網金融平臺增速開始放緩。
互聯網消費金融參與主體多元化,使得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也不斷呈現分化趨勢。各種專業化的模式出現服務于相對領域,互聯網金融模式越來越精。 “鯰魚效應”明顯,截至2016年末,中國已有互聯網直銷銀行近60家,其中,中國工商銀行“融e行”網絡銀行平臺客戶已達2.5億人,其中移動端戶數達6000多萬。
二、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
(1)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發展概況
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發展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使用人數、地方法律規則等多方面較合肥的發展情況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肥東縣銀行業的互聯網也在不斷發展,但由于肥東縣人群以老齡化為主,知識水平普遍不高,對于新興事物接受能力較低,智能手機普及率也低,互聯網金融發展緩慢。但是肥東縣居民消費習慣大大改變,智能手機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帶動網民數量增長,使用手機支付的次數越來越多。
(2)肥東縣互聯網金融模式分析
1.P2P網貸
P2P網貸是一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就是通過互聯網平臺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在網站上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這樣可以減少借款人借不到資金以及投資者無處投資的情況。借款方若信用較高可以無抵押貸款,也可以有抵押貸款,貸款方既可以是機構也可以是個人,而中介機構是可以賺取一定利息的。
2.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只是一種支付方式和支付渠道,扮演的是資金轉移角色,本身并不參與金融運作。第三方可以保管客戶的資金,也并不承擔風險,如天貓、京東等。
3.眾籌融資
“眾籌”譯自Crowd Funding,廣義的眾籌是指利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使中小企業家、藝術家和個人把他們的公司、想法或項目展示給大家看,如果能夠獲得大家的支持就可以得到大家投資的資金。
4.大數據金融模式
過去我們說的數據很大程度上是指數字,而如今的大數據范疇已經遠遠超過數字,包括各種代碼、圖片、文檔等。數據是結構化的,而大數據則包括了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目的是從復雜的數據里找到過去不容易發現的規律。
5.信息化金融機構模式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通過廣泛使用互聯網所代表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服務產品和操作流程進行重組和改造。過去20多年是我國銀行的信息化階段,但肥東縣的金融機構信息化建設卻相對落后,有很大進步空間。
6.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提供金融產品、信息匯聚、搜索、比價及銷售并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臺。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各種金融機構的產品都放在平臺上,用戶通過比較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
三、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1)P2P網絡借貸發展遲緩
肥東縣多為老齡化人口,而且對網絡借貸這種新鮮事物接受能力有限,同時互聯網普及率相對合肥市來說較低。出于保守的資金安全意識,很多肥東民眾并不信任網絡借貸。這無疑限制了P2P的發展。
(2)智能設備普及率低,第三方支付進程緩慢
第三方支付離不開3G、4G技術以及手機近距離NCF技術的支持,但是在肥東60歲以上人口以及婦女大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他們所使用的依舊是老人機只能接聽電話和短信,更別說使用第三方支付的一些軟件設備。
(3)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和人才儲備缺乏
肥東縣渠道定位中大多是將網點的流程電子化、網絡化,是從金融機構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和便利,思維的轉變是關鍵。我縣創新動力不足,相關技術水平較低。銀行、證券、保險等主要從業人員依舊是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缺少新鮮血液。
(4)大數據金融利用率低
肥東個體商戶較多,這些小商戶利用的數據一定程度上只有銀行卡明細流水,只會對資金的來龍去脈了解,很少通過搜集大量數據總結規律。在上世紀民眾文化水平低,一些大數據的模型他們不會運用,甚至連復制技術的使用也不了解。但近幾年使用網銀盾,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的商戶和個人明顯增加,但是這也會使得數據碎片化,更難總結規律。
四、肥東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改進
(1)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
各級監管機構在對各自監管區域實行實時監控的同時,也與上級監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對互聯網金融企業每筆業務完整的交易過程進行分段監管,包括信用評級、資金流向、風險監控、數據處理等。監管部門應對流動性風險、收益等采取動態比例監管,對高風險,有違法傾向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及產品必須實行高強度的監管措施,而對于風險小,影響低的產品可以采取行業自律的監管方式。行業自律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標準,希望肥東縣也能盡快跟上國家互聯網金融節奏。
(2)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水平不斷提高
軟硬件是整個互聯網金融平臺良好有序運行的基礎,一是提高平臺軟硬件的技術含量,有些平臺技術含量低,漏洞比較多。二是設計完善的內部控制流程。 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地頻發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整個金融行業的流動性管理也出現了新的變化趨勢,互聯網金融行業同樣也應該關注自身平臺的流行性風險。
五、小結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貿易摩擦陰云不散的背景下,如何傳遞“中國信號”備受矚目,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提高中國軟實力,在上述分析中,我縣互聯網金融雖然發展迅速,但相對于國家整體來說依舊缺乏動力,更無法與國外互聯網金融相比。肥東縣應抓住機遇,努力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取得巨大成效,
參考文獻
[1]何五星.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實戰[M].廣東:南方出版傳媒,2015
[2]張偉.互聯網+普惠金融理論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3]黃益平,王海明,沈艷,黃卓.互聯網金融12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周麗文(1996),女,漢族,安徽合肥,研究生,證券投資學,安徽大學,安徽省合肥市,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