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學生在中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們沒有抓住作文的立意,并且對立意的理解不透徹。初中語文的寫作作文質量的好壞,都在于學生的立意是否明確以及是否新穎獨特。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水平,初中語文教師要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穎的作文素材以及最新的新聞趣事。培養學生的作文立意是個長期的過程,教師不可以操之過急,多注重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角度與能力。
【關鍵詞】初中學生;作文立意;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作文在初中語文科目的分值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如果學生寫好作文,那么語文成績也自然是名列前茅。但是初中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確實是不高。這與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有很大的關系。初中學生如果能在初中語文階段的學習中打下良好的語文寫作基礎,那么應對中考和高考的考試自然也是不費吹灰之力了。所以初中學生一定要把握好初中階段寫作能力的鍛煉機會。本文針對初中學生普遍的寫作能力差的話題,探究了如何提高初中學生寫作立意更加深入的措施。
一、初中寫作作文立意深入創新的必要性
提高初中生語文寫作的能力一直是語文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多年的教學經驗與結果顯示看來,初中的寫作教學的效果并沒有很大影響。學生在面對寫作作文的任務時,并沒有相當大的興趣和積極性,甚至有些學生十分厭倦寫作。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質量水平自然就不高了,作文內容千篇一律、寫作手法生搬硬套,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學生往往會被寫作范文和一些優秀范文的例子限制了思維。在進行模仿時,腦海里總是浮現出范文中的例子和思維,學生進而根據范文尋找自己相同的經歷,再換個句子或者順序進行陳述。這樣的作文自然也就沒有了新穎的想法,也無法凸顯出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反而思維和創造力被束縛了。從現階段初中生的寫作作文中能夠看出學生在寫作時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與時間去琢磨作文立意。從作文的內容反映出了學生的應付心理,許多的作文內容涉及舉例、引用的手法時反而能夠看出學生是在自編自造,沒有真實情感的流露,文章充滿了夸張與死板。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也失去了耐心與認真,沒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邏輯、手法、立意等方面的思考與指正,批改時僅僅是挑出個別學生的應付和實在看不下去的作文進行批評。這種方式根本不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任何的提高。久而久之,學生發現了教師的這種行為,反而會有更多的應付行為與想法,對寫作文失去了期待與興趣。教師的這種行為更應該得到批評與懲罰。教師不能首先對學生產生應付與放棄的心理,要時刻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學生一視同仁。
學生作文缺乏立意,教師就要針對這個方面深入研究。務必讓學生認識到寫作作文有立意的重要性,有了立意還要再進一步創新立意。所謂立意,就是要學生的作文能夠有靈魂,文章的內容不能東拉西扯,雜亂無序,在此基礎上又能夠突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與作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意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讓學生誤會立意的重要性與作用,寫作手法、內容新穎和立意是不同的,不能讓學生混淆對這三者的歸類。教師不可以過多地注重學生寫作內容的新穎和寫作手法的應用,更不能讓學生產生作文就是要獨特、標新立異的想法。提高學生寫作作文立意的深入,首先就要讓學生對立意的定義與理解清晰透徹。
二、教師必須引領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
學生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樂趣與意義,真正地從生活的角度去發現不一樣的世界與感受。學生的作文不能過于浮夸,而缺少了真實情感的流露。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與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以及身邊所發生的大小事情,從事情的本質看待問題,進而產生不一樣的體會與啟示,也能夠為我們寫作提供豐富、新穎的作文素材。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并不是非要走出校園,走進社會現實生活中才能獲得,而是學生在語文課本的文章材料、教師在課堂上分享新聞以及自身的親身體驗中等等。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與角度,也能夠沖破生活環境范圍的限制。教師在寫作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從哪些角度去觀察生活的樂趣,并且將這些體會如何轉化成屬于自己的知識和語言。舉個例子,初中的時候,我們都學過《藏羚羊的跪拜》。在課本上有藏羚羊跪拜的插圖。觀察這個插圖,我們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動物與動物之間的親情。我們知道藏羚羊跪拜是為了乞求狩獵人可以放過自己,為了自己肚中還未出生的小藏羚羊。藏羚羊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在插圖中我們看到它眼中無助的、哀求的淚水。如果我們身臨其境,就能夠感覺到藏羚羊的痛苦與絕望。淚水與跪拜是它唯一可以做的,只有這樣才能有一線生機。盡管最后的結局是悲痛的。學生在觀察圖片的時候,加上自己的感情與思考,換位思考和同理比較。動物尚且可以用跪拜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親人,那么人類呢?教師帶領著學生深入觀察圖片,便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不一樣的生活與處境。學生對學習多角度地觀察生活意義也有了清晰的體會和頓悟。慢慢的,就可以總結出一套自己適用的確定寫作立意的方法和技巧了。
三、掌握基本的寫作立意方法和框架
大部分的寫作內容都是寫人、寫景以及敘事。所以學生在拿到一個題目的時候,可以快速對題目進行分類,是屬于寫人、寫景還是敘事。通過確定寫作內容,縮小作文立意的范圍和確定立意方向。作文中描寫人物都是有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其他描寫方法。學生要知道自己一開始的提綱關于描寫人物的哪個方面和事情,之后再慢慢地拓展延伸,最后再加上自己的感悟與體驗。舉個例子:寫外貌是為了突出人物特點,不能只為介紹長相而描寫,那么如何寫好外貌?先看一個例子,有一位同學在寫一位熱情的姥姥:“我的姥姥中等身材,有一點胖,有著一頭短發和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痹谶@句話中,他說到了姥姥四個特點,卻沒能突出姥姥的熱情。王老師指導他:試著去掉文中的“有”,將人物特點刻畫出來。這位同學修改為:我的姥姥中等個兒,身體微微發胖,一頭略顯花白的短發,看起來很精神,姥姥說起來話滔滔不絕,總會帶著爽朗的笑聲,一看就是個熱情的人。不用“有……”這樣的句式,表達更加自然,人物特點也明顯起來了。寫景的作文最有效的描寫方法就是細節描寫了。但是風景主要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述風景一般都是從景物的形狀、姿態、顏色等著力點進行展開,作者可以加上自身看景的感慨和景物帶給觀景人的啟示結合寫景手法展開陳述。例如時移寫景法:在優秀作文《家鄉的四季》中作者運用了“時移寫景法”,抓住了早春、暮夏、初秋和隆冬四季景物的特征,對家鄉不同時令的景物描寫突出了它們不同的特色。往往大多數的景物能夠帶給人精神上的震撼。
四、結束語
在初中階段培養好寫作能力能夠為后期的中考和高考發揮最大的作用,幫助學生獲得優異的成績,從作文的分值上拉開與其他同學的距離。寫作能力不是不能提高的,學生要結合著學生與教師的兩個角度去欣賞作文和升華作文。在熟練掌握寫作技巧的同時對寫作手法、立意加以勤奮的練習,從實踐中發現寫作的快樂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朱湘銘,吳巧云.我眼看世界我手寫我心——也談中學生作文真情缺失現象及對策[J].語文學刊,2012(21).
[2]張靜.以文化立意,提升中學生作文的文化內涵[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12).
[3]吳蜜蜜.試論新語境下中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學刊,2015(19).
作者簡介:羅海萍,女,1979年生,浙江省樂清市人,中教一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