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素養及技術已成為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分三方面著重探討了在初中階段通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及方法,以期更好地增強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性,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關鍵詞: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1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05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運用的范圍愈加廣泛。而在教育領域,現代教育技術對于教育領域的影響也更加深入,這也意味著在教學過程和學習資源的整合利用上,將更加強調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但基礎教育創新不僅僅是對學生主體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有效改善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需要將創新意識融入教育全過程,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與信息化技術密切相關,包括網絡平臺、OA辦公、移動支付、SNS社交溝通等方面,信息技術及數字化終端的運用也已成為現代人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信息技術知識也被納入初中階段的課程教學體系。但就當前實際教學現狀而言,教師在教學中一直沿用傳統教學思路,以直接知識傳授為主要途徑,未充分挖掘信息技術課程的獨特價值。同時,教材內容更新緩慢,這也導致當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知識遠遠落后于實際運用,學生陷入不愛學、不會學的尷尬境地。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從創新教學思路開始,教師真正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為重要導向,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路,逐步轉變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其次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機之間的互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避免在課堂上產生“旁觀者”心理;另外還需進一步豐富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學生主體的最近發展區域,充分結合分層次教學的模式,兼顧每個學生的知識學習水平,讓人本教育理念滲透到教育全過程,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只有學生主體真正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才有利于學生主體創新精神及能力的發揮。因此如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吸引力極為關鍵,要讓學生能夠自主、自發地主動參與,激發其創新智慧。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及環境的限制,較難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將課內知識延伸至第二課堂,通過多種途徑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推動創新意識的萌發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以當前在學生群體中運用較為廣泛的vlog為例,教師首先需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在此基礎上引入信息技術的概念及相關知識點,讓學生的娛樂化活動也能融入專業的技術知識,同時還能推動娛樂活動的高質量發展。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課內外信息技術知識學習視頻剪輯技術、人物美化技術以及攝影錄像技術等,同時在班級內展開主題競賽,看誰拍攝的作品能夠獲得最高的點擊率和點贊數。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促使枯燥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生動化和動態化,從而增強信息技術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興趣,為創新能力的提升創造重要前提。
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不僅限于理論知識,還需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迸發蓬勃的生命力。在初中階段,對于信息技術課程而言,為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同樣需要實現教與學,學與做的統一,達到學以致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有意識地融入實際場景,為學生展示理論化知識運用的廣泛途徑,進而增強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功能。例如針對“word的功能和使用”這一課程內容的講解,教師可以設置設計班級宣傳海報的課程任務,引導學生輸入文字編輯文檔,同時了解字體、字號、段落的排版,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插圖、表格、下畫線、藝術字等元素的合理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構思主題,或分小組協作完成任務,按照自身的審美認知自主創作,教師從中挑選樣式美觀難度較大的優秀作品在班級展示,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創新自信,也為此后的信息技術學習提供良好動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有效轉變教師主體的傳統教學思路,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要有效發揮信息技術的工具性優勢,輔以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實際解決現實問題,學以致用,真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的有效統一。
參考文獻:
[1]李新.淺議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16(7).
[2]劉春英.探析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17).
[3]李華.淺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神州,2017(6).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樊小剛(1980.6— ),男,漢族,甘肅靜寧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