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中學化學教學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那就是要立足于學生終身成長和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初中階段是學生化學系統學習的啟蒙、奠基階段,教材是學生這一階段化學學習的主要依據,所以利用好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對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素養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材;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2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11
教材是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對于教學內容的系統整合,是課標的具體化呈現,是教學的主要參照。初中化學學科是學生們在初三階段才剛剛接觸的一門新的學科,但也是中考升學的必考學科,這是學生化學學習的奠基階段。化學教學的主要參照就是教材,特別是在學生學化學方面更離不開化學教材的引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于化學學科教學的目標有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那就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初中化學學習基本上就是依據兩本教材和大量的化學實驗來推進教學,所以充分利用化學教材,特別是結合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來挖掘教材的深度信息勢在必行,要把教材本身的思想性與科學性、觀點與材料、理論與實際、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基礎知識與當代科學新成就的關系全面落實,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中學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五個方面,但更側重于高中化學的學習要求。初高中化學本身就是一體的,但是初中化學學習時間短,內容簡單,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而高中化學則是對初中化學的進一步深化與完善,故初中化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變化守恒”“分類表征”“宏微結合”“模型認知”“實驗探究”“綠色應用”、符號表征、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等,初中階段還要把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此,在初中化學教材內容的設置中,要著眼于未來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化學的需求,立足于初中階段學科素養培養的現實要求。具體來說,在內容設置上九年級上冊一開始就注意興趣的培養,用“開啟化學之門”使學生們走進化學學科,了解化學。而后面的內容對于學生化學素養培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通過學習身邊的化學物質引導學生能夠從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角度理解化學學科;物質的化學變化則側重培養學生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化學與生活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學學科的價值所在,還能落實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的素養。所以結合學科素養的要求,把化學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和細致分類,能夠使我們的教學針對性更強,更有實效。
素質教育下的初中化學教學要在之前落實學科教學三維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培養方向,這樣才能把初中階段需要培養的學生化學素養工作落到實處。當前的教學強調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這體現出了化學教材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重要性。因為它給教學提供了參照,也給學生學習提供了精準的依據,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教材這一抓手的指導下,有序推進,有效落實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一)有利于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化學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如果學生只掌握了單一的知識點,沒有形成整體意識,解決綜合性問題時很容易不斷出現各種問題。現行滬教版化學教材特別注意從學生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出發給學生呈現體系化的知識,有利于學生知識網絡的構建,也容易使學生知曉各部分知識的關聯,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理性認知能力
現在的化學教材并不僅僅為學生呈現死板的知識點,而是尊重化學學科這門自然科學漫長發展的現實,通過給學生呈現化學歷史、名人逸事等形式,引導學生學會辯證、理性地分析化學學科的內涵。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符合其認知水平的,使學生從化學文化中培養科學思維、激發興趣、寓教于樂,達到核心素養培養效益的最大化。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教育的本質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思想認知和價值觀的引導也特別重要。學生學習化學最終是要把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實現深度育人的目的。具體來說就是要把創新、環保結合起來,在增強其社會環保意識過程中樹立創新理念,實現了學生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肖麗華.利用化學教材培養高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8(16).
[2]陳曉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J].文理導航(中旬),2018(7).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李梅(1967.10— ),女,漢族,河北保定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學校管理、化學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基于初中生化學素養提升的教材文本研究》(課題編號 ?1704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