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招生數量在不斷增加,其就業問題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文章分析了高職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并提出了科學指導高職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措施,期望對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引導;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0-0043-01
一、高職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
1.社會價值觀減淡
現階段,部分高職院校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在選擇職業時更重視薪資水平等物質條件。受到此價值觀念的影響,很多高職大學生并不能了解自己對國家、社會的責任,且未承擔這部分責任。
2.功利價值取向較為突出
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部分高職學生更重視自己的經濟利益,形成了逐利心理。受到此思想的影響,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并未依據自己的特長、專業能力選擇最合適的職業,致使大學生就業矛盾突出。
二、科學指導高職學生就業價值取向
1.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第一,高職院校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其對社會、國家的重視程度。同時,還需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需承擔的社會責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支教等公益活動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二,轉變學生就業觀,降低期望值。研究發現,我國大學生大多就業期望值過高,因此高職院校需通過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了解到大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多,需降低就業期望值,如此才可正確擇業、就業;第三,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F階段,我國缺少的是具備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人才,同時由于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高職院校需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效緩解就業壓力。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及創業能力,學生需學習多方面知識,提升其創新意識;同時教師還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毅力。
2.優化專業設置
高職院校需優化專業設置,組建專業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及專業能力水平。此外,高職院校需對市場需求進行調研,依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合理設置課程體系,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另外,高職院校還需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科學制定職業規劃及未來發展方向,并通過教學不斷提升其專業素質及專業能力。高職院校需建設就業指導中心網站,發布與就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及社會形勢。高職院校還需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企業定向培養相應人才。
3.優化就業環境
第一,鼓勵大學生參與西部建設,保證大學生就業分布較為平衡。研究發現,我國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長此以往,我國西部偏遠地區人才數量將不斷減少,經濟發展水平也將落后于東部地區,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因此,我國需制定相應措施,鼓勵大學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并且給予經濟欠發達地區企業一定支持與政策優惠,如此才可推動我國經濟全方面發展。
第二,不斷規范就業市場。政府部門需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制定勞動合同協調制度,幫助建設就業大學生與企業溝通的平臺,營造平等的良好就業環境。此外,政府部門還需制定相應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為創業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高職學生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極為重視的問題。高職院校需指導學生樹立正確就業價值取向,營造良好就業氛圍。
參考文獻:
[1]沈安婷,馬瑩,韓雙雙.淺析“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就業價值取向引導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6(31):22-23.
[2]閔琰.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引導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7(6).
基金項目: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蒲辛㈨椪n題(lnccjy201832)。
作者簡介:李闖(1979—),男,助理研究員,本科,黨總支副書記,研究方向:學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