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蕊
摘 要:隨著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探索被提出,對于專業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而言,走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教學進行改革的正確改革方向,其教學模式也應當按照職業、崗位以及工作等依據進行創新,把課堂與實際的工作崗位密切聯系,把專業內容與崗位人才需求進行對接,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的崗位能力的提升,進而全面調動起學校的人才培養資源為新課程的開發提供有力的技術核心幫助。
關鍵詞:就業;職業教育;改革探討
職業教育形成至今,其教育的方法和內容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但是,其核心內涵卻始終是學生的就業。當前的職業教育已經來到了教育體系模式轉換的關鍵時期,把傳統的抽象理論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服務學生就業的工學結合的方式,在這一轉變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有專業課程重新定位、實驗室教學模式開發以及雙師型教師資源的培養和建設等,只有立足于當下的職業教育實際的需求,牢牢抓住職業教育的時代機遇,才能把打好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改革攻堅戰。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內涵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內涵概括起來就是要根據市場的職業要求為依據設定新的職業教育模式,這樣一來能夠幫助教學體系與職業要求進行對接,從而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就業。
職業教育體系當中,將學生的專業與市場實際職業要求的對接應當包括以下的幾點內容。首先,學生所學的專業內容應當根據不同職業要求進行重新定位,按照勞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具體的專業內容定位,并且可以根據市場的人才需求合理的控制招生人數。其次,在具體的專業課堂教育中,需要把課程的體系與市場工作的體系進行匹配,按照不同的工作任務的不同需求合理的設置課程。緊接著,在教學方面,應當特別地對崗位要求進行相關的確定,根據崗位要求對學生的課堂內容和所學技能進行調整。同時,還需要把教學的情境與工作相聯系實現情景化教學,通過情景化教學來建設相關的實驗基地,可適當的根據職業導向安排具體的教學方法。最后,職業教育對學生的評價體系需要與企業對員工的評價體系相聯系,合理的引入優秀企業對員工的評價方法,引導教師按照企業的相關要求進行教學,促進職業教育的質量提升。
總體上而言,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中涉及到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當是多樣的,學校應當根據學生的就業的需求適當的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根據各種教學模式的優劣進行互相的整合,尋找到最適合其學生就業的教學模式。同時在學生崗位知識的教育當中,應當認識到無論是崗位的知識或者技能,都應當是一個比較綜合化的培養過程,需要的相關知識更是多種類型的,在這樣的教育需求下,不妨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體系來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理論研究
(一)動態專業調節機制的設立
在職業教育當中,根據崗位的需求設定不同的專業,然而,在目前的職業教育當中,在專業設置上,存在著專業設置依據混亂的現象。比如,以職業為設定依據的護理和烹飪等,以通用技術為專業設置依據的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應用等、以產品為設置依據的玩具設計與制造等。從不同專業的設定依據上,不難發現在職業教育當中,整體上的專業定位仍不準確,專業的教學目標不夠清晰的狀況。在研究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中,必須要首先明確各個專業的職業定位,盡可能的以職業作為專業劃分的依據,并且對當前的專業名稱作適當的調整,更改一部分難以確定職業的專業名稱。
職業教育改革需要在專業設置上下功夫,必須克服目前專業設置中的難點,在當前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中,存在著與市場需求無法動態結合的專業調整機制,這是由于當前信息化不夠徹底的原因造成的。而專業的設置與市場的連接需要根據市場的產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以及學校目前的專業設置情況進行具體的考量?;诖耍瑢W校在進行新專業設置前,要做好市場的考察工作,研究的數據需要是實際考察,而不是借鑒一些比較舊的數據,這在專業設置上具有直接的參考價值,當然,對于大部分職業教育學院而言,要做到數據的準確采集是不大可能的,這時,國家需要主動施以援手,加強對與專業設置相關的公共信息平臺的構建,為職業學校設定專業提供更加直接的幫助,最終建立起面向人力資源市場的動態專業調整機制。
(二)專業教學標準的重定位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改革,需要開發出相應專業的教學標準,根據標準來提高對實際的教學指導,從而規劃好專業的教學過程,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
學校應以職業生涯發展為依據,進行目標的專業定位。專業教學標準的定位需要根據專業所對應的職業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對于職業教育而言,不僅要把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類型進行探究,還應當梳理好各自專業所面臨的職業,為就業導向型職業教育改革提供依據。
同時,還應當注意到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提出,并非是對學生需求的不尊重,相反地,在職業教育模式改革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職業生涯的發展與學生的實際職業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盡可能多的提供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方向,讓學生在個性的發展以及工作崗位需求上可以達成一致,客觀上分析,這對學生的職業生涯的規劃發展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三)開發出新的專業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為了專業服務的,包括了課程的性質、設計思路以及內容框架等,它是政府或者學校對課程的一個最基本的規范,是衡量課程質量的關鍵。專業教學標準規范了專業的全部教學的課程,并且為每一門課程設定了具體的目標,對于實際的職業教育有著很強的基礎作用。課程標準的開發主要是對課程設計思路的研究,它與教學大綱的區別在于把內容當成是設計思路的體現,通過對設計思路的探索,挖掘出課程的內在思想,對于職業教育的內涵提升有很大的價值。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實施策略
(一)教育模式開發技術的完善
目前在職業教育界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已經達成基本共識,接下來,職業教育的改革需要克服技術上的阻礙。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落實好具體的改革模式,需要依賴于技術來實現,從國際角度出發,可供學習的經驗還比較少,那么就需要國內的內部完善,盡快形成合理的開發技術。在國內的部分優秀職業教育學院中,已經出現了有利用價值的開發技術,可以供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院校進行學習和經驗總結,形成可供具體院校使用的開發技術。
(二)職業教育內部的聯合體構建
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改革經過理論研究證明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的長期的實踐和內部的合作,在目前的職業教育改革中,出現了重復開發的現象,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考慮到實際當中,盡管不同區域的院校在技術條件和經濟水平上存在著差異,但是,未嘗不能聯合起來,求同存異,共同為同一目標進行奮斗,在教育部門的統一指揮下,搭建起區域性的交流合作平臺,有序推動全國范圍內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
(三)逐步推進的教學改革策略
職業院校經過長期的教育發展,已經認識到了當前教育模式到了必須要改革的當口,卻仍然存有顧慮,即新教學模式體系與當前院校的適合度和實施難度。從客觀上出發,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中,的的確確有比較大的挑戰和改變,在目前師資力量還未準備充分,其他教學資源比較匱乏的情況下,進行大幅度的改革是不現實的,但是,不進行改革更是沒有出路。因此,在相關院校的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要做好長期應戰的準備,做好相關的規劃,切忌冒進的現象,從新的教學方案出發,采用逐步推進的策略,不斷改造之前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的積累和總結改革經驗,及時調整相關的改革路線,更好的服務于具體的建設。
(四)建立校企合作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中,缺乏企業是行不通的,它是國內外職業教育探索出的共同規律。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給學生更多走上崗位實習的機會,對于學校而言,校企合作更是可以解決部分學校設備短缺和實驗室氛圍不足的問題,因此,不論是學生成才還是職業教育的發展都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的,在實際中,校企合作的實現并不是十分輕松的,這就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和主動創造出這樣一個適合職業教育生長的土壤,也可以通過對有校企合作項目的企業進行表彰來提高企業的興趣,讓更多企業愿意加入到職業教育院校當中。
四、結語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是當前職業教育的普遍認知,文章從理論和實現策略兩方面進行研究,希望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桂娟.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J].成才教育,2002(06):35-36.
[2] 李躍兵.以就業為導向,開發職業中專課程新體系[J].職業教育研究,2006(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