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蒙
【摘 要】心理學家布魯納就曾經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學生對于他所學的知識的興趣。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興趣的重要性,為了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及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和培養興趣的途徑多種多樣,本文詳細剖析小學數學課堂激趣藝術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激趣藝術;運用
在教學中,興趣的引入必不可少,在新課改的今天,如果教師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生自然會產生探索數學的求知欲,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不主動教授,學生也會自發學習。
一、故事激趣
在各種興趣中,小學生對故事的喜愛一般是其他興趣比不了的。因此,在課堂伊始,教師可適當地將一些有趣的故事穿插于整個教學中,這樣一方面能緩解枯燥的教學氛圍,使課堂充滿樂趣;另一方面,合理的故事可以使知識的引入不那么突兀。例如,在教學末尾有零的有余數除法時,教師可通過神話故事引出話題,具體措施可簡單參考下面場景: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豬八戒分桃子的故事。”
學生此時會比平時更加注意力集中,出于對故事的喜愛學生會認真聽講。
教師:“一個清晨,悟空不在家里,八戒自己帶著90個桃子去找悟空玩,但到了地方八戒才發現悟空不在家,于是他就像把手中的桃子分給小猴子們吃,后來仔細一數,八戒發現在場的一共有20個小猴子,于是他就說‘我們有90個桃子,然后你們是20只猴子,那每個猴子4個桃子,剩下的就是俺老豬的了后面他還怕小猴子不相信,于是當著所有人的面算了一下,哄得小猴子一愣一愣的,最后成功地把剩下的桃子據為己有,當然,等悟空回來,發現八戒的小心思,也是狠狠地教訓了他一番。那大家知道為什么小猴子會被八戒騙嗎?
這里教師就要開始引出數字末尾為零的有余數除法,畢竟課堂的關鍵還是知識的傳授,故事只是作為激發學生興趣的切入點。
學生由于有剛剛的故事鋪墊,更容易進行思考,這樣,教育就會更有趣且有效。此時,教師再適引導學生討論有余數的除法問題,則能事半功倍。
二、懸念與情景共同激發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置和情景的利用相當有用。懸念就是給學生一個問題,卻不公布答案,讓學生對問題產生好奇,繼而主動尋求答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問題需要被解決,但他們在缺乏新知識的情況下無法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興趣。這里可以舉出一些常見的例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下列四組數的大小:0.7與0.3,■與■,0.7與■。前面兩組是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很容易判斷,后面的分數與小數比較是學生沒有學過的知識,教師可以選擇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借此引出小數與分數的關系,在教學中告訴學生,學會了這些,剛剛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從而讓學生更專心地聽課。
其次是情景激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情景激發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場景中扮演一個角色,讓學生從這個角色的角度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這里舉用三角形內角學習問題。再教學三角形內角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用量尺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后為學生賦予“小偵探”的外號,然后趁機詢問“各位小偵探們,你們知道這里的三角形內角都是多少度嗎?”然后引出三角形內角的測量,這樣的簡單情景應用卻可以很大程度地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細節激趣
除上述激趣方式外,教師還應該時刻注意通過小細節培養學生的良好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從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具體細節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美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也不列外,在課堂上教師應時刻注意活躍氣氛,通過合格標準的普通話、清晰流利的講述思路、漂亮的板書功底、美觀的黑板布局、精致的教學設計,帶給學生全方位美的享受,使他們意識到數學之美、數字之美。
其次是實踐激趣,在舊式的課堂上,教師是主導者,學生大都是被動的接受者,而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應建立以學生為主導體系的課堂,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實踐教學。如學習圓的面積時,為引出推導公式,那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自己做一個圓,然后裁剪成大致等分的16個小扇形,引導學生用這些被剪開的扇形,拼湊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從而啟發學生圓的面積公式是如何而來的。這其中的關鍵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親自實踐。
然后是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會不會有不同的答案?畢竟新奇的東西容易使人產生興趣,如果學生發現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角度下有不同的答案,一般都會產生興趣。
最后,教師還可以用一些簡單直觀的事物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學數字的加減乘除中,教師可以用一些直觀的物體,如用幾個玩具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講臺上自己動手操作,以便于更學生加直觀地認識到數字的加減規律,這些都是相當實用且簡單有效的興趣培養方法。
總結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般一個人只要體會到一次成功的喜悅,那他就會有一百次的動力去完成接下來對更多成功的追求,在一次成功的教學中,學生感受到的應當是有趣且生動的課堂,在這個課堂里,學生自發尋求知識、探索數學,教師只是充當一個興趣培養人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時刻獎勵學生,對有進步的學生應該加以鼓勵,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繼而涌現巨大的興趣去完成新的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浩南.淺談小學數學教法[J].新課程,2013(03)
[2]劉源長.淺談小學興趣教學[J].讀與寫,2013(02)
[3]劉清.新課程導學[M].山西新聞出版集團,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