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娥
【摘要】探究式學習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前沿趨勢,如何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展開有效的、優質的探究式學習的語文課堂是研究重點。通過小學語文課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學示范,基于“天喻慧教云”互動平臺,借助移動終端——平板電腦和手機的交互性、便捷性和時效性,凸顯翻轉課堂和互動融合的教學模式,發展學生觀察生活、辨別方向的能力,培養學生借助移動終端進行學習的能力。實踐證明,探究式學習在小學低年級完全有條件展開,并實現“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自然轉變,且通過在線互動學習平臺,實現了家校之間、課內外之間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移動終端 探究式學習 具身課堂 小學低年級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49-02
一、問題提出及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四冊第5組課文中的一篇。本組課文是圍繞自然現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麗,同時包含豐富自然知識的兒童詩,它以詩歌的形式,用假設的語氣,向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這一切對于小學生來講是生動有趣的。那么如何基于“天喻慧教云”平臺,借助移動終端,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呢?
措施一:以“先學后教,自主高效”教學理念融合信息化指導教學:依托“天喻慧教云”平臺設計“教學助手-課前導學”。基于“課前導學”可視化技術,清晰展示學習導航,在線指導學生學習;基于“課前導學”資源推送功能,教師推送自學微視頻,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自學辨別方向的方法,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自學課文,熟練上傳文字、圖片、錄音和視頻;在“家校幫-學習-作業”平臺上互相點評,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把課堂內外融合,學校和家庭融合,形成有效的信息化教學環境,凸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和云端一體化互動課堂模式。
措施二:基于“慧教云”學習平臺在線診斷技術開展在線檢測學習:依托“天喻慧教云”平臺設計“教學助手-在線檢測”中的課后字詞檢測和課堂知識檢測。基于“慧教云-教學助手-在線檢測”教學資源推送功能,教師推送課后“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字詞檢測”和課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知識檢測”,學生利用智能終端完成檢測試題,提交試卷,即時鞏固并掌握課文生字詞和辨別方向的方法,實現課堂知識的有效內化和課內外融合與互動。
措施三:基于“天喻慧教云”平臺推動互動學習模式:1.基于“互動課堂-作品觀摩”可視化技術,學生通過完成教師發送的課堂板書作業,在平板上直接答題,即時呈現答案,教師查看作答結果,答題情況一目了然;教師通過反饋分析學生上傳的作品,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的講解,做到有的放矢。2.基于“互動課堂”的即時拍照傳輸功能,學生將完成好的仿寫作品拍照,并提交,教師可即時查看答題情況,利用“作品觀摩”功能,將學生的作品一一呈現,逐一講解。
二、探究式學習課堂設計
學習者是二年級學生,二年級學生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在認知活動中離不開直觀、形象的支持,且兒童的感知觀察比較片面,兒童語言雖然形象、生動,而在抽象思維方面就表現的相對薄弱點,同時喜歡得到教師的認可。為突破教學重難點,為實現探究式學習成效,我設計了六個教學環節:
1.課前自主,互動學習
①教師通過“慧教云”平臺,推送“課前導學”任務,學生通過平板、手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觀看微課,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導學“任務,與同學進行在線分享交流;教師針對學生上傳作業及時進行批注,整理學生作業,制作課件。以“先學后教、自主高效”為理念指導教學,凸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握教學節奏,設計有效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信息化與語文課堂的有效融合,培養學生利用智能終端進行自學的能力。②教師推送在線檢測試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字詞檢測”,學生利用智能終端完成檢測,針對錯誤及時進行再學習,及時鞏固本課生字詞。
2.檢查作業,反饋評析
①教師打開“教學助手-在線檢測”中推送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字詞檢測“,查閱學生檢測情況,診斷學情,針對錯誤及時反饋評析,力求及時掌握鞏固本課生字詞。學生與教師共同查閱字詞檢測情況,交流反饋錯誤題型,及時掌握本課生字詞。②教師打開“教學助手-課前導學”,查閱學生導學作業完成情況,播放學生上傳的圖片、音頻和視頻作業,與學生分享交流。學生共同分享同學上傳的導學作業,針對教師批注課后進行相應作業的補充與完善。
3.闖關情境,趣味學文
①教師設置闖關情境,講述故事《懶羊羊迷路記》,導入闖關游戲,幫助懶羊羊回羊村。以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設計故事內容,營造具身認知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②闖關游戲第一關:檢測自學,快樂闖關。出示課文問題,學生解答,相機進行講解。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有關課文內容的闖關問題,觀看課件,了解分析辨別方向的方法,掌握在不同天氣下如何辨別方向的方法。設置闖關游戲,通過提問、分析課文內容的方式檢測學生的課前自學情況,在闖關游戲中趣味學文,鞏固知識。③闖關游戲第二關:內化知識,闖關答題。出示課文小結填空,發送板書作業,啟發學生回答,收取學生提交的答題,展示交流答題情況。學生思考并解答教師的課文小結內容填空問題;思考并解答教師發送的板書作業,在平板上直接書寫答題,及時提交答案,與教師同學共同交流分享同學的答題情況。④闖關游戲第三關:在線檢測,百分闖關。推送在線檢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知識檢測”,巡視指導學生答題,收取試題,反饋檢測情況,針對學生錯誤分析講解。以在線檢測的形式,將課文知識和課前拓展延伸的問題融入試題當中,檢測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和自學情況,達到及時鞏固課堂知識的效果。⑤完美闖關:播放歌曲,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別看我只是一只羊》。教育學生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以歌曲的形式歡慶闖關的成功,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與競技闖關的精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專注力。
4.拓展延伸,仿寫創作
①教師提問:除課外中介紹的天然的指南針外,大自然中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總結學生發言,出示相應課件,講解分析。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回家的自學情況,進行課外知識延伸,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②教師尋求學生的幫助,共同完成詩歌仿寫,進行仿寫范文的解析。布置仿寫任務:選擇喜歡的仿寫章節和辨別方向的方法,仿寫詩歌一至二節,拍照上傳仿寫作品。通過師生合同完成詩歌仿寫,解析仿寫的方式;通過學生的仿寫創作,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仿寫創作能力。③教師收取并展示學生仿寫作品,觀摩作品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通過分享交流學生作品,鑒別作品優劣,完善學生作品。
5.暢談收獲,共享心得
教師引導學生暢談本堂課中的學習心得與收獲:這節課中你懂得了哪些知識,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分享一下你此刻的心情。通過暢談學習心得與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
6.課后作業,互動分享
教師在“教學助手-課后作業”中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將課堂上未完成的或需修改的作品完成后,上傳至“課后作業”交流分享。通過“課后作業”進行交流分享,實現師生、生生互動,鞏固課堂知識。
參考文獻:
[1]陳為芳.探討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07)
[2]周偉.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3]張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J].學周刊.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