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新一輪數學教學改革已經拉開了大幕。“思想素養”是數學能力和數學知識、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數學素養的要素包括數學知識、數學閱讀、數學能力、數學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準確把握課標,忠實而又創造性落實課標是出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根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首先要牢牢培植學生的雙基能力,以數學課堂教學為平臺,開發和利用生活化資源,從中汲取數學教學養分,高效落實新課標倡導的“核心素養”理念。思想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閱讀才有“源頭活水”和數學味。
一、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閱讀教學
在新一輪課程教育改革理念下,以數學閱讀教學為抓手,探索開展小學數學全景閱讀教學,讓“核心素養”發揮出應有的“領頭羊作用”。
文本解讀是數學教師閱讀教學的前提。對文本的解讀,首先要立足題意,準確把握題意主旨和脈絡,真正理解題意中的條件和問題所求。深度解讀是文本解讀的關鍵。高質量的問題,在課堂上才能吸引學生,建構小學數學閱讀教學。
重點突破課堂。小學數學閱讀教學通過全面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豐富表達和不斷創新,夯實學生閱讀基礎。閱讀教學中重過程和重積累,關注課堂的溫度、高度和適度,有效通過課堂教學環節展開,根據教學內容、學情基礎和教學現場等適時調控,彈性適應教師、學生和課堂。
提升閱讀能力。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緊扣數學學科特點,在閱讀策略有效指引下,發掘和協調各種教學資源與手段,著眼于指導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和提升閱讀品質,有效落實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閱讀教學銜接課堂內外,打造主題整合課堂,凸顯特色。以教材中的疑惑問題為切入點,適當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指導學生閱讀,幫助學生解決疑難,讓學生更加清晰理解作品特點。選擇課外拓展延伸閱讀選材,“以點帶面”推動完整閱讀。
小學數學閱讀教學要實施“大閱讀”工程,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閱讀活動全部納入課程設計范圍,將閱讀學習向生活領域拓展延伸,滿足學生不同興趣和需求,拓展學生知識面,有效將閱讀課程與社團活動等相結合,促進學生表達和分享。
二、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革新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提升實效。面對內涵豐富、可操作性極強的數學教材,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煥發生機是核心問題。
閱讀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理解,加強指導。指導學生閱讀,厘清題意和解題思路,激發學生情感和調動學生感情體驗,尊重學生不同理解和個性體驗。培養學生的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多角度、有創意提高學生數學讀書能力。
教學精心“設疑”,以“疑”引領學習。教師要適時設置問題,根據內容和學情有意設置問題引其思考。教學中教師的設疑是激發學生在“無疑”處生疑,給予學生啟示。依教學環節,設疑可在預習、預讀、結構安排、段落分析的不同環節根據需要而設,巧借恰當“設疑”出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導多維思考,培養創新意識。借力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想象力更是最佳契機。課堂上鼓勵多角度的思維和發表不同見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見,讓學生的不同見解掀起課堂波瀾,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培養收集信息能力。新版教材重視課內外結合,很多課文后面都安排了讓學生收集資料的建議,目的是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增大閱讀量,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同時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魅力課堂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開展系列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活動,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設計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保學生數學課堂主體,強化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打造小學數學魅力課堂。
小學數學魅力課堂是學生的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同時也是動靜結合的課。魅力課堂要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實現“三動”——身動、心動、身動。當然魅力課堂也要該靜時需靜,如獨學環節。
小學數學魅力課堂是注重展示的課堂。展示就是發表,也是提升。展示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金鑰匙”。課堂展示以小組為單位的“小展示”和教師依學情組織反饋的“大展示”相結合,在展示過程中互動合作和現場生成。
小學數學魅力課堂必然是突出“學”的課堂,遵循少講多學、先“學”后“交”再“教”的理念設計,從“自學”開始(包括獨學、對學、群學),然后以“展示”暴露學情,最后教師根據學情組織“反饋”。
小學數學魅力課堂是師生相長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不再充當知識“二傳手”,而是一個點燃和發動學習的人。更是注重情感的課堂,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成長方式,提升學生課堂幸福指數。
四、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要符合新課程標準精神。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體驗、觀察、分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學習,重視學生能力培養,注重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應與學生活動相結合,讓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教學要突破創新。在核心素養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中心,教師扮演了課堂教學中的多重角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獲取知識的參與者,課堂活動的引導者,課堂氛圍的調控者。數學教師通過多重角色組織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內容和形式。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要關注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活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應重在學生的有效參與,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思考、分組討論、表演和寫作等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有效參與的多少才是評價好課的重要標準。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調控課堂的有效手段是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將評價當作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學生學習和課堂評價有機整合起來,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學習,出彩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范琰.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3).
[2]蔣惠芳.例談靈動的數學課堂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7(98).
作者簡介:
李富燦,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三灘鎮中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