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高中數學科目中的探究活動是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們能夠在探究中發現問題,在探究中解決問題,在探究中形成數學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活力四射,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活動;課堂教學
探究活動是高中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現實數學問題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數學探究活動不僅能夠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還能夠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因此,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性的學習活動。
一、 注重課堂生成,尋找探究切入點
新課標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能夠意識到,課堂是在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的過程中生成的。盡管教師會在課前進行認真的教學準備,但是由于教學對象思維的發散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課堂中總會出現教師沒有預設到的情況。如學生有可能會提出教師沒有預設到的問題,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反饋展開后續教學活動,進而才能在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中促進學生的發展。
例如《函數與方程》,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理解函數零點的概念,領會函數零點與相應方程的關系,掌握零點存在的判定條件。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及學生之前學習到的方程知識,讓學生總結函數零點的意義。預習過新課的學生,知道方程f(x)=0有實數根就是函數y=f(x)的圖像與x軸有交點,就是函數y=f(x)有零點。教師認為這個知識點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就沒有在此作過多的預設。但是有一個學生卻出示了一個關于此知識點的數學問題:求證a<0是二次函數y=x2-2x+a-1的圖像與x軸有兩個交點的充分而非必要條件。而且重要的是,有些學生對此題目存在爭議,因此,教師就暫時放棄了教案中設計好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就以上數學問題展開分析探討。學生通過方程有兩個不等實根就是方程中根的判別式大于0,進而得出假如二次函數與x軸有兩個交點,那么就是a<2,而不是a<0,因此a<0是二次函數的充分而非必要條件。
二、 動手操作,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數學實踐探究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學生們需要展開測量、剪切、拼接、設計、觀察、對比等多個活動。高中生會通過實踐活動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構建知識的成就感,而且很多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理都能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最直觀的體現。因此,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展開動手操作,進而全面調動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例如《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夠根據幾何結構特征對空間物體進行分類,掌握棱柱、棱錐、圓柱、圓錐、棱臺、圓臺、球的結構特征。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空間幾何體的實踐操作。如三棱柱、四棱柱的結構特點,學生需要展開一定的空間想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剪、拼、粘的方式,動手制作三棱柱和四棱柱的直觀實物。
不僅僅是三棱柱、三棱臺的制作,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創作盡可能多的簡單組合體。學生需要先準備好基本的多面體以及旋轉體,然后將它們進行多樣化的組合,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 創造平臺,展現探究成果
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伴的認可,都喜歡將自己探索到的數學知識與同學以及教師分享。教育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探究過程以及探究結果分享出來,從而在幫助學生增強學好數學自信心的同時,使得班級學生能夠互相學習彼此的數學思維。
首先,是個人探究成果的展示。如上面提到的簡單組合體的創作,不同的學生會創作出不同的組合體,會運用不同的創作方法。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簡單組合體個人創作的展示,讓班級范圍內形成大膽創作的良好氛圍,讓班級學生的數學思維充分發散開來。
其次,是小組探究成果的展示。如果學生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的實踐探索,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成果的展示。如《直線、圓的位置關系》,其中會涉及一些綜合型的題目,學生會展開合作探討。小組長要全面地分享小組學生的參與情況,分享小組的探究成果,進而在培養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的同時,增強小組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總而言之,數學探究活動是高中生構建數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因此,教師不妨讓探究活動成為高中數學課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進而讓學生們在探究活動中感受到構建數學知識的成就感,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孫艷艷.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微課”教學模式的價值研究[J].考試周刊,2018(A3).
[2]徐蓉.淺析微課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9).
作者簡介:
魏瑞英,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