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圖圖像在初中地理的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地理圖像,可以使地理教學過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更加方便學生們學習地理。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理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差異,在地理課堂上,學生們往往會出現不識圖或者不理解地理圖像的現象。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為切入點,闡述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理圖像教學,讓學生們通過地圖更好地學習地理。
關鍵詞: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策略探究;教學方式
在初中的地理教學中,有關圖像教學的知識點是非常多并且很難理解的。而且對于學生而言,地圖是一樣完全陌生的新事物,比如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地形圖、河流水文分布圖、等高線圖、氣候分布圖、風向圖等等。地理知識實際上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掌握一定的地理地圖知識和繪圖知識對于學生的生活方面的幫助也是非常實用的。在日常的地理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們對地圖了解較少,所以很容易出現地理概念與地圖無法匹配的情況,學生們就會認為地理很難,很復雜,產生不想學地理的抵觸心理。本文下面會闡述地理地圖圖像教學的優點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圖,讓學生理解地理,理解在地理地圖中的要素所代表的含義,更好地學習地理,將地理知識能夠應用于實際生活,為生活服務。
一、 地理教學中圖像教學的作用
(一) 引起學生興趣,使課堂不枯燥乏味
在初中地理的實際學習中,由于概念的準確性所以在課堂上面很容易出現學生開小差的情況。而地理地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使課堂活躍起來。比如學生在學習世界氣候分布圖的時候,概念上只會講赤道兩邊是熱帶雨林氣候,然后在大陸東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等,大陸西岸和東岸的氣候不同,但是溫度帶是相同的,在歐洲的地中海沿岸還有地中海氣候等等。單純地聽這些概念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聊,在這個時候,如果讓學生跟隨教師一起學習繪制氣候圖,根據經緯度等等在本子上畫出來,也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這些圖像做成動畫,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喜歡學習地理,了解到地理的樂趣。
(二) 加深學生對地理概念的理解
地理地圖在地理學習方面的恰當使用可以加深學生們對于某些地理概念的理解。在實際的地理課程學習中,有許多概念是學生們很難理解的,通過地理地圖,可以使那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化,加速學生對于地理概念的理解進程,加深學生對地理概念的理解。比如學生在學習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時候,黃道面,赤道面,黃赤交角還有那四個節氣,晝夜等長,晝長夜短這些現象的變化與演進單純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直接理解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學生會分不清這些知識點。所以在這種知識點的講解下,地圖的學習與應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運用地圖可以為學生有效的講解地球公轉與自傳的進度,讓學生們了解到赤道上面晝夜四季等長,還有其他緯度上面的晝夜變化情況等等。所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理地圖可以加深學生們對某些地理概念的理解。
(三) 展示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
在初中的地理課程上面,地圖的使用可以有效直觀地展示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比如學生在學習河流水文分布圖的時候,看這些地圖就可以了解某一條河流的具體走向,再根據河流所處的位置判斷這條河流有無結冰期,有無汛期,河流的坡度和降雨量判斷這條河流的流量大小等等。通過地圖,可以讓學生有效直觀地了解到某一個具體的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除了河流,還有山脈也是一樣的道理,等高線的應用了解山脈的基本形態等等。所以,如果學生們認真的學習地理知識,有助于學生們了解地圖上所出現的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通過這些特征來判斷實際的地理事物。從而增強學生的讀圖認圖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更加地了解地理,發現地理。
二、 如何利用圖像教學,加強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能力
(一) 加強教具和地圖的使用
首先,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具和地圖的使用,給學生塑造出一個立體的,三維的地理世界。比如在給學生講解地球的時候,可以同時帶一個小的地球儀和世界地圖到教室。讓學生們看看3D下的地球和平面地球的區別,訓練學生把平面轉化為3D的能力。比如在給學生們講時區的時候,就可以用手電筒來表示太陽,轉地球儀模擬一天內地球自轉的過程。然后先讓學生了解這一過程,在學習時區,比如北京和倫敦之間的時差計算等等,通過這些教具的使用先讓學生了解某些地理的原理,掌握知識點,這樣再讓學生做習題的時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將地圖轉化為動畫
教師可以嘗試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等現代手段,將平面或者立體的地圖轉化成動畫的方式,在授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這些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豐富課堂內容,同時有效地提升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加深學生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比如學生在學習大氣知識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大氣循環的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每一個環節可以給學生重復播放,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從而將那些抽象的知識點以動態的形式記憶在大腦里。所以說利用信息技術將地理地圖以另外一種形式展現出來,方便學生記憶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理解地理概念。
(三) 開展多種地理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實際繪圖能力
教師應該開展多種多樣的有關地理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動手繪圖。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在學習全球地理位置,板塊位置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畫圖。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分組討論,練習,做有關地理的實驗等等。增強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以讓感興趣的同學自己制作地理模型,開展展覽活動等等,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通過小組實驗和小組活動,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們在學習地理時的主動性,同時也可以盡可能地讓他們自己探索發現。而讓學生自己繪圖則可以加深他們學習的印象,為學生們的地理學習增加樂趣,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更好地利用地圖學習地理。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地理地圖加深學生們對地理概念的理解,增強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們展現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教師也應該利用多種形式的教學工具與手段豐富地理課堂的內容,使初中地理更容易被學生們所理解,所喜歡。
參考文獻:
[1]曹力巖.有關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幾點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7):128.
[2]褚鳳.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J].中華少年,2018(12):182-183.
[3]李鑫.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01-202.
作者簡介:
任建新,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