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新課標教學體制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物理教學的啟蒙開展要重視和實際生產、生活以及時代進行有效聯系,不斷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社會發展以及科技進步等方面進行緊密相關,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識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物理綜合運用能力;因此,探究并歸納出一套系統完善的生活素材教學資源,增進學生和物理科學之間的親近感,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整體質量至關重要。
關鍵詞: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學;應用研究
初中物理知識具備較強的理論化和抽象化特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現象,很多都能夠借助物理知識進行解釋,例如在“光的折射”這一物理知識中,學生把筷子插進水杯,就可以看見折射現象,通過這樣和日常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例子,抽象的物理知識會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對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開展的整體質量和效率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加強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
一、 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主要優勢
就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主要優勢而言,主要可以總結歸納為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新課標教學體制改革背景下的物理課堂教學,授課教師務必要重視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和綜合運用能力,力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感受過程,進而讓學生能夠自主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總結和物理相關的各類素材資源,以從根本上提升物理教學過程的實踐性,有利于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整體價值,對初中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綜合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物理知識整體學習起來較為枯燥,運用生活素材進行初中物理教學,能夠有效地將枯燥的物理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生動、形象,更能夠激發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物理知識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培養初中生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二、 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一)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物理課堂教學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有效的物理課堂導入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對集中初中生注意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授課教師務必要重視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課堂導入。實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新知識教學前,授課教師可以用5~8分鐘的時間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現象進行新知識引入,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讓其能夠在第一時間進入物理學習狀態;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上冊《升華和凝華》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不能用的白熾燈泡和一個好的白熾燈泡,并讓學生觀察這個燈泡的變化,這時學生在直觀觀察之后會回答老師的問題“不能用的白熾燈泡里面變黑了。”隨即授課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不能用的白熾燈泡變黑了呢?”此時學生就會一臉茫然,之后授課教師再點題“本節課要學習的物理知識就是為什么不能用的白熾燈泡會變黑。”這就很好地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前準備好一個放大鏡,實際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利用放大鏡和陽光為學生操作一個簡易的“聚光點燃紙片”的小實驗,之后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太陽光在放大鏡的幫助下能夠將紙片點燃?”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放大鏡,也就是凸透鏡的性質展開深入的思考研究;此外,授課教師還可以讓班級里戴眼鏡的同學把自己的眼睛摘下來,并觀察自己的眼鏡,發現其中存在的物理規律,從而在有效激發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所蘊含的多種多樣的物理知識,從而全面培養提高初中生發現物理、分析物理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物理綜合能力。
(二) 自制日常生活道具調動物理課堂學習氛圍
以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普遍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多被動接受相關物理知識內容,長此以往,不僅難以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還會大大降低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物理課堂教學問題,授課教師務必要積極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物理學習情境,基于生活化素材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授課教師可以通過自制日常生活道具調動初中物理課堂學習氛圍,從而在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自在的物理學習氛圍的同時,強化初中生物理學習的創新創造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深一步地對物理知識進行體會和總結。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級全一冊《組裝電路》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好一個不用的玩具汽車教學道具,這時班級男生們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女生們也會驚詫于男生們的激動而產生興趣,此時授課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四驅車同學們一定不陌生,小時候都玩過,可是大家知道四驅車是怎么發動的嗎?”這時有的同學會回答老師:“通過車子里的馬達驅動四個輪子讓賽車跑起來的。”之后則可以繼續提問:“現在我們把四驅車的馬達拿出來,我們看看能不能用馬達做出別的東西?”然后,授課教師可以在學生面前將馬達拿出來,并用事先貯備好的雪糕棍,在雪糕棍中間鉆一個小孔,再讓學生把鉆好孔的雪糕棍固定在馬達的鐵棒上,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節電池和電線,安裝好之后驅動馬達,學生會直觀地看見馬達上的鐵棒迅速轉動,還帶動了雪糕棍一起轉動,就像是一個簡易小風扇,這時學生全部的興趣都被這個小實驗操作調動起來了,課堂教學氛圍也會非常活躍。最后,授課教師再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為什么電池能夠讓馬達轉動呢?”等學生思考無果之后,授課教師再帶著同學們對新知識內容進行學習,這樣的物理課堂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起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創造發明愛好和習慣。
(三) 利用生活化的素材進行物理實驗操作教學
處于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整體身心發展已經趨于完善,心理和情緒變化較為明顯,青春期心理和精神特征非常明顯,且對新鮮事物和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充滿向往,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在實際課堂學習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基于初中生這一發展特點,授課教師在實際物理課堂教學中,務必要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行教學。由于初中物理知識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除了基礎定理公式之外,大多需要借助物理實驗進行教學,對此授課教師就可以積極利用生活化的素材進行物理實驗操作教學,以增強學生物理實驗興趣和好奇,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相關物理知識內容。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在實驗教學操作前務必要事先為學生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并積極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實驗操作,從而增強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親近感,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物理實驗教學中,授課教授可以事先為學生準備一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5L礦泉水瓶,實驗操作中授課教師可以讓學生給礦泉水瓶灌滿水,在讓學生舉起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此時授課教師再將班級常備的洗手液涂抹在礦泉水瓶的瓶蓋或瓶底上,之后再讓學生舉起來,這時學生會發現沒有之前那么好舉了。這時授課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涂抹洗手液之后的礦泉水瓶更難舉了?”學生就會充滿更強烈的探究興趣,有的學生會說:“因為洗手液很滑,涂抹了洗手液的礦泉水瓶就變得更滑,所以很難舉。”隨即授課教師再引入本節課要通過實驗操作探究的內容,學生就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和把握。
(四) 借助生活經驗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中,有很多概念性、理論性的內容,需要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才能夠有效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物理概念和相關理論,授課教師一定要重視借助生活經驗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彈力》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日常生活中具有彈力的實物,如女生扎頭發的橡皮筋、男生打籃球用的護腕護膝等等,之后授課教師可以以女生扎頭發用的橡皮筋為例,當橡皮筋受到較小的拉力,橡皮筋會邊長變細;而當橡皮筋受到較大的拉力,則橡皮筋就會變得更長更細,這都是彈性的具體表現。這樣的物理概念知識教學方式更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學生學習、理解以及接受知識內容的主動性就會越來越高,能夠自主根據授課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聯想和更深層次地探究。又比如,在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中,蹺蹺板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游樂設施,基于此,授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制造一個簡易的蹺蹺板和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小玩偶,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小玩偶托起大玩偶嗎?”并詢問學生:“誰愿意來試一試?”這時學生看見蹺蹺板會很熟悉,也會主動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學生也能夠在第一時間投入到物理知識學習當中;之后授課教師可以進一步進行引導,如“小玩偶可以把大玩偶保持在水平位置嗎?”并讓學生在親身實踐操作中總結規律,之后再由授課教師進行總結,要想讓蹺蹺板保持水平平衡,玩偶兩端所在的距離一定是不一樣的,平衡狀態除了和兩端的壓力相關之外,還和距離相關,也就是F1L1=F2L2。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授課教師務必要率先認識到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主要優勢,積極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物理課堂導入,并重視自制日常生活道具調動物理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利用生活化的素材進行物理實驗操作教學,借助生活經驗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幫助初中生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識內容的同時,強化初中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內容處理實際問題的物理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宿建浦.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9).
[2]艾淑香,張玉岱,范世澤,etal.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應用與研究[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八卷).
[3]王全福.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考試周刊,2018(16):156-156.
[4]王傳梅,鄒清敏.取生活之源 活教學之水——例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1):79-79.
作者簡介:
胡占星,甘肅省敦煌市,甘肅省敦煌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