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社
摘 要: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有其主客觀原因。實際上,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優勢比較明顯,應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所作為。
關鍵詞:父親;家庭教育;優勢角色;教育理念;育人作為
一、在家庭教育中嚴重缺失
(一)現象與后果
國內一項調查表明,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獨立承擔的占六成,父母共同承擔的占一成,父親起主導作用的不到一成半。造成的后果是:在家庭教育中,母親按自己的方式嚴厲教育子女,父親因沒有發言權而變得慈祥,就會出現“嚴母慈父”的格局。這會使孩子的心靈發生扭曲、偏離正常的發展軌道,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二)主客觀原因
客觀上,主要與“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有關,即男人在外打拼事業,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多數父親工作太忙、壓力太大、回家倍感勞累,無時間、精力管教孩子,或管教不得法,缺少耐心,態度粗暴,甚至形成情緒對立,不得已而放棄管教。主觀上,一是教育意識不到位,反正有人管就行,不必多操空心;二是責任意識不太強,自己落得清閑自在,孩子任其自由發展。
二、在家庭教育中的優勢角色分析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自有其男性的特點和風格來教育、影響子女,其表現有如下四點。
(一)粗曠與宏觀
男性在心理特征上總體比女性粗曠。女性則比較細膩,能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與差池,但是男性常常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化,能從戰略上思考問題,往往站得高看得遠,把握大方向的能力強。如果粗細結合,孩子這棵“樹苗”就會長得主干挺拔,同時枝繁葉茂。
(二)膽識與創新
男性一般膽大,家庭教育中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探求欲與好奇心;女性相對膽小,能保證完成學習任務,顯得比較保險安全。男性活動范圍大、內容多,可讓孩子接觸更廣闊的外部環境;女性更傾向于觀察細節,對培養孩子觀察能力、心境體驗更加豐富。實際上,父母可以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三)嚴格和寬容
作為父親,一般較嚴格,同時又胸懷寬廣,寬容錯誤。這樣可創造出寬松的家庭環境,營造出輕松和諧氛圍,大家專注而快樂地學習與生活。在這種環境里能培養出心胸寬廣、做事豁達的孩子。
(四)剛毅和堅韌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坎坷,能否勇敢地去面對,是人生成長的必修課。它由父性文化的剛毅來傳承。家長不能“替代孩子成長”,不能承擔孩子的責任。父親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困難催不垮,挫折打不倒,無形中成為孩子的標桿和榜樣,可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除了強化自身的優勢外,還要學習樹立現代的先進教育理念。
(一)起始與過程
教育孩子不是簡單的賽跑,更像一場路途綿長的馬拉松。不要只抓孩子的起跑線,既需要有戰略眼光的定力,又需要長期作戰的韌勁。要引導孩子體會在成長中的學習快樂,探求知識的愉悅和滿足。擯棄一躇而就、一勞永逸的思想。
(二)平等和信賴
與孩子保持親密平等的關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礎,但常為中國家庭所忽略。這需要家長具有平等和諧的現代教育理念,如家長蹲下與孩子交流,不僅是形式上的,更是人格上的。信任孩子,包括贊賞其優點和包容其缺點。包容缺點不是任其自流,而是耐心地幫助孩子尋找錯誤原因和克服辦法,以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
(三)真愛非溺愛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對孩子的愛不是表現在親昵的稱呼和無原則的遷就上,也不能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自我成長和自我發展的機會,否則孩子永遠無法獨立長大。
四、父親的育人作為與作用
由于各人所處環境不同、教育程度有異、貧富不同、城鄉迥異,導致認識差異明顯。但是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為和作用不可忽略。
一是言傳身教,樹立表率。父親應作為孩子學習與生活的楷模。讓孩子從點點滴滴的小事磨煉中獲得正確的人生追求。無聲的行動往往比無盡的說教更有效。孩子需要成長道路上的偶象,除了母親,父親是首當其沖的第一人。父親優秀,小孩崇拜,會有意無意地模仿、學習。
二是健全品格,性別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母親的優秀品質,更需要父親的優秀品格,尤其是男孩子。需要孩子們具有陽剛堅毅、豁達大度、勇于挑戰、不怕挫折及不畏權威的意志品質。孩子只有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茁壯成長。義務教育學校里教師陰盛陽衰較普遍,加強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顯得尤其重要。
三是艱苦奮斗、自立自強。現在的子女被戲稱為“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優越但教育堪憂。父親應肩負起孩子養成艱苦奮斗、自立自強、熱愛勞動及珍惜財物的責任。
四是公正獎懲、以獎為主。父親要當好“法官”,不袒護孩子的錯誤,該懲戒的就得懲戒,不能遷就。當然,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鼓勵及表揚為主。孩子在做未曾做過的或者有挑戰性的事情時,父親一定要正面鼓勵;當孩子取得成績時,應該及時表揚,并引導思考為什么能取得成績,孩子就會更有學習動力,形成良性循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承諾的獎勵一定要兌現。言必信,行必果,要以實際行動讓孩子牢記誠信的道理。
五是傳授知識,理性思考。父親應責無旁貸地挑起向孩子傳授各種知識的擔子。盡力讓孩子開闊眼界,擴大知識結構,培養探求新知的興趣。父親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般較強,善于理性思考問題,作出合乎實際的推斷,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樣才能使孩子形成冷靜理智的思考,條理清晰地做事,始終保持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態。
六是利用信息、探索知識。父親相對較高的文化教養水準會影響孩子探索知識的濃厚樂趣,同時給與孩子學習上的啟發式幫助,逐漸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例如,生字查字典,上網用搜索引擎,就能培養探索欲,滿足求知欲。如有可能,應指導孩子擴大課堂上沒有的新知,同時與實際觀察、實踐活動結合,更能面對今后的社會實際。
七是動手操作、大膽嘗試。中國的孩子與西方國家相比,書面考試成績不錯,但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古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雖太過,但也值得深思。父親在家庭中動手能力更強,可在實際動手中發展孩子的動作思維,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
八是人際交往、加強溝通。事業的成功需要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父親一般與社會人際交流較廣,從小培養,使孩子善于與人溝通,善于換位思考,養成開朗的性格,培養仁者愛人的品格。西方的孩子很多課余時間當報童、當修理工,既賺到了零花錢,又鍛煉了人際交往能力。
五、結語
父親應勇扛家庭教育的大旗,繼承嚴父慈母的中國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讓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陰陽互補、優勢互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孩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