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摘要: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會將數學學科的作業放在最后來完成,大部分學生會認真學習數學知識,但是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并不了解,對于數學學習也并沒有興趣。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數學自然會成為初中學生最先厭學的科目。那么,如何才能扭轉這一局面呢?筆者認為,自然需要多方面進行設計,展現數學學科的應用價值,展現數學學科的魅力,讓更多的人文元素融入課堂。而在這一方面最適宜的方法就是營造學習情境。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習情境;策略
作為初中數學教育者,筆者認為,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在引領學生艱苦認真的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卻很少學生是否明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我們雖然會讓學生在題海戰術中不斷地磨煉解題技巧,卻很少給學生自主化的學習空間,卻很少關注學生解題方法的擁有。因此,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是學得越多,就越厭學。那么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給出的建議是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積極地營造學習情境,促使學生成為主動性的學習者,實現高效化學習目標。本文中筆者就對成進行了分析。
一、給學生“動口”的機會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是“多動手少動口”。在人們的認知中,“多動口”是語文、英語這些語言類學科的教學手段。但事實上,筆者認為,能夠組織語言“說數學”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也極為重要。基于此,筆者建議,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時,我們還需要為學生創設開口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表達出來,即便他們的說法存在缺陷,也不要輕易地打斷,并且要給予其鼓勵和適當的引導,以此來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求知若渴、輕松愉快、和諧溝通的教學氛圍是最好的教學狀態,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又可以更有效的進行知識講解。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可以引入這樣的情境:在教室里你是怎樣找到自己的座位?學生答:找行數和列數。之后老師在黑板上把班級的座位表展示出來,請學生上來點出自己的座位,然后在此基礎上進入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學習。如此,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學習,不僅可以獨立思考還可以互相啟發,在共同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步步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的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其實在學生應用語言描述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積極的應用思維,會積極地組織語言,會關注傾聽者的接收信息的方式與能力,對于提升初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有極大的幫助。
二、關注導入環節的設計
在創設學習情境時,筆者建議,我們要注意將導入環節作為最關鍵的切入點。畢竟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有一個好的開始,他們的注意力被集中在課堂中,他們才能在后續的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極強的主動性。其實通過觀察我們也可以發現,初中學生與小學生之間有非常多的共同點,他們也具有注意力容易遷移這一特點。因此,我們設計導入環節很重要,在導入環節融入學習情境更為重要。例如,在學習《概率》時,可以引入這樣的故事情境: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尼出版了一本書中敘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在一場賭博中,某一方先勝6局便算贏家,在一次比賽中,甲方勝了4局,乙方勝了3局,因出現意外,賭局不得不被中斷,此時,賭金應該如何分配?在給學生激烈討論問題之后,許多學生會提出按照4:3的比例把賭金分給雙方,老師繼續提出這種分法的不公平性:已勝了4局的甲方只要再勝2局就可以拿走全部的賭金,而乙方則需要勝3局,并且至少有2局必須連勝,這樣要困難得多,你覺得呢?當學生思考后老師就可以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概率知識的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類似的小故事,可以更好地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數學知識更具趣味性,便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他們了解到數學知識和我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從數學知識中了解生活樂趣,如此,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他們對生活和數學的探索熱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引領學生參與合作學習
在我們解讀情境教學時,要避免將情境教學的主題歸結為“情感”,我們要避免把方法定位在“講故事”上,其實情境教學也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只是方法中的一種。筆者認為就課堂的特點而言,就學生的天性而言,就學科的教育資源而言,最適宜的情境創設方法之一是合作交流式的情境。如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合作情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及合作意識,同時,能對他們的思路和視野進行拓展,提高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通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學得更輕松,才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相關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和實物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讓他們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進行討論,如此,來激發他們學習熱情,讓其在這種合作氛圍中感悟數學知識的奧妙。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筆者認為,我們可以融入更多的教育資源、更多的教育方法,但是,要想使這些資源與方法產生預期的效果,還需要讓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那么如何才能讓初中學生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呢?筆者給出的建議是積極地構建學習情境。
參考文獻:
[1]何瑜.淺談情境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2).
[2]馬秀琴.淺談情境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