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華
摘 要:良好的黨員意識、黨員責任心、服務意識與專業素質是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工作機制建設基礎。目前,本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存在較多問題,直接影響整個實踐活動的開展。筆者通過了解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的意義,分析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著重研究建立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工作機制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工作機制;具體策略
一、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的意義
(一)加強大學生黨性修養
大學生黨員是黨員群體樹立在學校的重要榜樣,需要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引領廣大同學群體共同進步,共建社會主義社會。大學生黨員是祖國未來的帶頭人,需要擁有超高的綜合素質承擔黨和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責任。因此,大學生黨員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素質,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活動的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在修養自身黨性的同時了解我國的國情與民情,大大提升大學生作為黨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在培養大學生黨員時,不但會為其開設理論課程,還會配合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其實踐能力,便于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應用的靈活度,便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大學生黨員成長成為國家、社會建設與發展所需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二、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知程度不足
本校開展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之后,大部分大學生均會在寒暑假時期參與學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但會有很大比例的大學生將社會實踐當成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未將其當成對于自己的鍛煉,導致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活動,這種認知上的問題會直接使整個活動變為表面工作,無法起到實際意義。
(二)社會實踐形式單一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現在的大學生已有一部分是00后的學生,但是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范圍、內容較為狹窄,對于大學生黨員的發揮產生一定限制。社會實踐內容的局限性會直接造成學生無法在其中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無法滿足學校不同專業的需求,與時代的發展、黨員學生的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缺少實踐性與實際性。
(三)缺少專業指導與資金支持
大學生黨員參與社會實踐主要是為了了解社會現狀,與此同時,大學生還可以在社會實踐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基層服務時的工作質量。但是在實際完成社會實踐時,大部分學校未給社會實踐隊伍配備專門的、專業的老師,而是安排政治輔導員老師帶隊,將其當成是思想教育的一個活動。除此之外,資金問題也是大學生黨員社會活動無法順利開展的原因,為保證活動能夠順利繼續,無論是交通、住宿還是日常開支,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成本,但是學校為社會實踐隊伍提供的資金不足,這會給整個實踐活動帶來困境。
(四)運行機制缺乏長效性
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過程中,其運行機制存在一定缺陷,未能形成長效性的新體制、新機制,這也是阻礙大學生順利完成社會實踐的主要原因之一,領導組織體系的缺陷、保障機制的缺陷、考核評價體系的缺陷,都會直接影響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質量。
三、建立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工作機制的具體策略
(一)強化大學生黨員主體意識
在本校大學生黨員進行社會實踐時,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即將要開始的活動主旨并不了解,也就是說,在正式開始活動之前,大部分大學生黨員根本沒有事先了解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內容。因此,為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學校應當安排專門的教師引導大學生黨員在開始社會實踐之前了解活動內容,事先完成調研工作,強化大學生黨員的主體意識,完成思想動員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社會實踐積極性,使整個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二)以專業特點為基礎創新實踐模式
在設計實踐服務項目時,要保證其能與大學生所學專業特色相結合,才能使大學生更好地應用自身專業特長完成社會實踐,在實踐活動中服務人民群眾,還能使大學生黨員利用該實踐平臺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深入掌握并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大學生黨員需要發揮自身專業特點深入了解基層民情,在與群眾聯系的過程中掌握人民群眾對專業的要求,結合相關調研數據與分析將社會需求與自身專業進行有機結合。大學生黨員需要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結合網絡服務技術建立多元化、多角度的實踐模式。
(三)建設校內大學生黨員實踐基地
學校需要為大學生建立專門的校內實踐基地,將大學生黨員作為黨員培訓工作的實踐主體,引導大學生黨員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思想認識,不斷鍛煉自身精神與思想,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以便于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
(四)構建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體系
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與其他的黨員培訓存在一定差別,不但要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論知識方面的培訓,還要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培訓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社會實踐的考評結果可以直接成為大學生能否成為一名黨員的根本。只有經過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考核,才能充分滿足黨員先進性對大學生的要求,還能使大學生黨員正確認識自身應當背負的責任與義務,以便于大學生黨員發揮自身的模范性與先進性。
(五)完善實踐考核評估機制
學校需要加強社會實踐考核評估機制的完善,細化其中的評選要求,不斷創新評估的標準與方式,根據社會實踐的具體活動情況完成監督與考評機智的完善,要重視前期發動環節的評價,還要重視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后的總結與反思,保障長效機制的建設,以此為基礎完善實踐考核評估機制。
四、結語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大學生黨員積極進行社會實踐能加強大學生黨性修養,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只有不斷強化大學生黨員主體意識,以專業特點為基礎創新實踐模式,建設校內大學生黨員實踐基地,構建行之有效的社會實踐體系,完善實踐考核評估機制,才能為大學生黨員社會時間工作機制的完善帶來新的途徑與思考,將大學生培養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孟彩虹.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課[J].品牌研究,2018(06):200-201.
[2]唐海波,王淑娟,王佳,劉婧.基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大學生黨員服務社會模式初探[J].科教導刊(下旬),2018(09):78-79.
[3]牛霖霖,張純娜,劉顯芳,徐一婷.淺析如何加強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促進校園和諧構建[J].才智,2018(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