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根據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提出構建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需要根據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和激勵學生學習的原則,以便更好地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數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
一、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的原則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個性不同,教學原則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應當避免使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考量。在構建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示尊重,圍繞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充分結合。
2.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
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奇心強烈,個性鮮明,教師要通過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激勵性質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構建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同時點明學生的優點,并且進行適當的鼓勵,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自身。學生在面對激勵性評價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這些成就感能促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專注力,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策略
1.多元化評價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的自控力較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所以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作用,把個人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以及家長評價結合起來,構建客觀、多元的評價系統,提升學業質量評價的準確度。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占據主導地位,利用自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及時評價,學生每周、每月、每學期的學習情況,都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并且將這內容反饋給學生,督促學生盡快調整學習狀態,同時積極采納學生提出的建議,對教學方式進行改善。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參與學生的學業質量評價中來,將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態向老師進行傳遞,加強家校合作和聯系,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自評和互評,可以使學生客觀地看待自身的學習狀態,創建一種具有競爭壓力的班級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相互激勵,相互影響,從整體上提升教學質量。
2.多層次評價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核心素養下的數學學業質量評價要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內容的數學教學進行準確的評價,引導學生和教師改善不合適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增強數學教學效果。
在構建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教師要對評價階段進行細化。此外,評價不僅要根據學生的測試分數進行判斷,還要綜合學生的個人評價、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等,綜合學生每個階段的表現情況,引導學生針對評價結果進行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的改變。
3.多維度評價
所謂多維度的評價就是要根據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綜合性評價,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數學能力運用以及數學思維能力進行評價。因此,教師在制定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時,要將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認識、數學應用三種能力綜合起來,不僅要評價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考量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判斷學生是否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體現多維度評價的優勢。
三、結語
小學數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認知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基于這樣的培養目標,學生的數學學業質量評價體系要綜合看待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根據激勵性原則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的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肖萬,劉大錳,鄧雁希.專業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18(2):39-42.
[2]楊宏,段若楠.基于試題分析的中澳小學數學學業質量評價之比較[J].小學數學教師,2014(11).
作者簡介:石淑蓮(1978—),女,山東膠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