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英語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但現狀卻不容樂觀,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在此背景下,廣大初中英語教師要抓住此次契機,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將以生為本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英語;以生為本;教學效率;方法措施
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在學生的英語學習歷程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學生多在小學階段完成了英語的啟蒙,初中階段要使學生沉淀下來,接受系統的英語學習;另一方面,高中階段英語學習中涉及的語法知識及內容將更加深入,這需要學生有一個扎實的基礎,因此,初中階段也是學生英語筑基的關鍵階段。從整體情況而言,我們的英語教學經過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而言,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禁錮。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以教師為中心設計、開展教學,課堂儼然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種教學理念不僅打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極大地阻礙了學生英語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其次,課堂氛圍略顯沉悶。部分教師的教學如同“照本宣科”一般,課堂氛圍沉悶,師生間缺乏必要的互動與交流,教師在講臺上自顧自地講解,學生們聽得無精打采,這與英語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我們要培養的是“能聽會說,能寫會用”的綜合型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因此,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時代在發展,我們的育人理念也要與時俱進,我們要正視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改變這種現狀,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
一、 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自主能力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英語教學的意義在于將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能力,這實質上是一個發現、探究、實踐、總結、吸收的過程,倘若教師跳過中間步驟或者以自身的視角“代替”學生經歷這些過程,那么學生就會成為知識的“容器”。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違背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學生失去的不僅是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機會,更是運用英語的能力。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們需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不要拘泥于課本中的形式。例如,在學習“Whats your favourite...?”“My favourite...is...”句型時,通常而言都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結束,在課堂練習過程中,A同學問道: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B同學回答道:My favourite season is summer.A同學緊接著問道:Why?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使B同學措手不及,但卻給此次對話增添了許多趣味,我對A同學表揚道:Good question!然后向B同學投以一個鼓勵的眼神并鼓勵道:Dots be nervious,trust yourself.B同學整理思緒后回答道:I can swim in summer.I can eat 西瓜 in summer.B同學這種“中英”結合的回答讓同學們忍俊不禁,有的學生在下面上提示道:西瓜是watermelon。于是,我邀請這位同學上臺當“小老師”,教給同學們這個單詞的拼寫與讀法。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扮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與參與者,學生在課堂英語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釋放自己英語學習的熱情,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讓單詞、詞組、句型以一種更加奇妙的方式串聯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 豐富課堂互動場景,讓英語課堂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教學是師生間互動交流的過程,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豐富課堂互動場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將一些表演、游戲的元素引入到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表演元素,學生可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情景對話表演;也可以圍繞不同主題進行話劇表演,如“I Love My Family”“RealFriends”“Three Little Pigs”等,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充分發揮個人所長,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可以某一主題為論點展開辯論,如“Should Junior High Students Have Phon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等。使學生在這些表演活動中展現自我,鍛煉和發展自我的英語能力。
游戲是課堂教學的調節劑,其一方面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將精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另一方面也能活躍課堂氛圍,舒緩學生緊張的情緒。我從當前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出發,基于教學內容設計了一些趣味游戲活動。例如,“你做我猜”,一個同學根據英文單詞內容做動作,另外一個同學猜單詞;又如,“趣味問答”,教師事先準備一些題目,各小組選出代表參加趣味搶答,看誰答得又快又對,并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另外,語言的學習在于積累和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建議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可以將一些單詞、句型、句子、段落等摘抄下來,并時常溫習。同時,我還會綜合學生當前的學習現狀和認知水平,給學生推薦一些英文讀物、歌曲及原生電影等,使學生在原汁原味的閱讀、學習過程中拓寬眼界,豐富積累,發展能力。
常言道:教無定法。在初中英 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發展規律,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使學生保持一顆善于發現、樂于探究的靈動的心。同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在英語方面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
李宗芳,山東省臨沂市,臨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