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摘要】跨文化意識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本文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主題,從跨文化意識的內涵,意義和策略三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英語教學 高中英語 跨文化意識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104-02
1.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內涵
跨文化意識是受不同民族和文化影響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的交流、交往,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維,或者說是民族文化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可以保證交際者能夠準確地進行交流。人類的交流是通過語言進行的,具備跨文化意識并掌握跨文化交際技能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跨文化意識的提升主要在英語學習領域。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拋開文化學語言很難學到一門語言的精髓,在理解文化的基礎上學習一種語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利用實際的教學活動和無形的影響,滲透和培養學生的學術跨文化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2.跨文化意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和培養的意義
2.1激發學術對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高中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這使其難以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于針對于英語理論知識講解的高中英語課堂,在此環境下學生會對高中英語知識感到單一、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跨文化導入,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內涵和文化背景,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可以調動課堂的積極性,提高英語文化教學的趣味性,更好地激發高中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2.2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階段學習的需求
高中是成年前最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時期。高中生不僅在身體發展上接近成人的門檻,而且在心理上也逐漸獨立。初步完成了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開始理性思考,但時常需要直覺和感性經驗的支持。因此,在此階段進行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符合高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高了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水平。
2.3適應高中英語教學素質教育的改革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在發展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學習、理解和鑒賞中外優秀文化,培育中國情懷,鑒定文化自信,拓展國際視野,增進國際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思辨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見,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是踐行新課標理念,滿足素質教育對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
3.跨文化意識在教學中滲透和培養的策略
3.1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跨文化意識融入到教學中
高中英語教學要從由教師講授為主向學生為主體轉變,在課堂上創設更多學生熟悉的英語教學情境,然后以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跨文化教學,提高英語課堂上跨文化意識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保護學生跨文化學習和英語交際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獲得更多的成功和快樂的體驗,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英語跨文化學習的熱情和交際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適時引導學生去認識、去比較、去欣賞、去接納,學會在不同的文化中求同存異。
教師針對課本內容開展討論式教學。例如,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既可以深入探討如Music(人教版高一年級英語)、Healthy eating(人教版高二年級英語)、Body language(人教版高二年級英語)等生活化話題,也可以選擇Astronomy(人教版高二年級英語)、Women of achievement(人教版高二年級英語)等作為科學人文主題。
3.2利用現代的先進技術創設情景,提升高中生對文化的感悟
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文化教學,也是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手段。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可收集、選擇一些相關的歌曲、圖片、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等進行導入。同時,教師也可以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堂游戲,如采用情境游戲或劇本演出等多種多樣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3.3利用豐富的資源,實現跨文化教育
現如今信息化時代,網絡資源豐富,獲取渠道便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學唱英文歌曲,欣賞國外原版電影、收聽BBC、VOA等英語廣播,置身于西方文化氛圍中。利用豐富資源有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西方的生活方式、日常表達方式、人際相處模式、歷史風俗習慣等,從而增加跨文化意識。
4.結束語
現有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只能滿足學生應試能力的學習需求,而跨文化意識教育相對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總之,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是密不可分的。英語教師應重視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王小珍.高中英語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策略[J].新課程(中),20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