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最佳的時期。與我們大人相比較,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是強的,也沒有過多的思想束縛,敢想、敢做。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幼兒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呢?用愛進行教育,保護和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精神,生活教育,引導幼兒能夠認識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幼兒的創新精神,培養了初步的創新的能力,也為幼兒打開了創新思維的源泉;實現幼兒的時間空間的解放,讓幼兒激發出新的創作的靈感,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創新精神;培養;幼兒
幼兒的心理還尚未成熟,情感也是稚嫩的,教師的每句話或是動作,對幼兒都有積極或是消極的影響。因此用愛去教育幼兒,是保護和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精神,用愛進行教育是對幼兒的最基本原則和方法。因此還應該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我們必須從幼兒開始培養,幼兒園的生活教育實施就是要開放與活潑的教育和人性化的教育,以生活為中心,從多方面的知識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思想。關鍵是要為幼兒提供一個想說、敢做、喜歡說、有機會說的交往環境和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來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一、 用愛進行教育,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作為老師用愛進行教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里,不同的幼兒都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能力,每一個幼兒都有其閃光點,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滿著愛,關注和愛我們的幼兒,常用喜愛他的眼光去關注他,與他們經常拉拉小手,摸一摸他們的小臉,讓幼兒在有愛的環境中。有幼兒在入園時會有一些不良的壞習慣如:打人、罵人、上課隨便走動、睡覺時吃東西等,經過了解,是由于家庭環境的影響,造成了幼兒壞習慣的形成,不懂得如何去愛同伴,愛老師、愛家人和愛自己周圍的人。面對這樣的幼兒,我沒有放棄,給了他更多的愛,平時在活動中關注他,進行指導幫助,并且注意使用愛的語言,比如“你辛苦了,休息一會兒吧”“別急,讓我來幫助你吧”“謝謝你幫助我做了這么多事呀”,等等用愛的語言給了他自信,這種體貼尊重和關愛恰恰是幼兒在成長中愛心的萌發,慢慢地,他能夠控制自己了,愿意接受我們并能遵守幼兒園的一些基本的常規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就增強了,可以看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進步。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
在愛的教育中,我們還要積極培養幼兒對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幼兒塑造人格。在幼兒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進行愛的培養。可以借助節日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三八婦女節,開展“我愛我的媽媽”的活動,幫助媽媽化妝,為媽媽親手制作小禮物、小飾品,并對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等。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出對媽媽愛的情感。
二、 用生活教育方法,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對于幼兒天真充滿童趣的話語我樂于去傾聽,沒有急于告訴幼兒曲線可以添加到什么上或是曲線像什么,而是給幼兒充分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時間與機會,而且耐心等待幼兒的結果,用提問的方式來激活幼兒的思維,幼兒帶著問題去想、去尋找答案,在探討給曲線寶寶找朋友的時候幼兒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同時在民主而又平等交流氛圍中,學會了考慮、接納他人的想法,即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理解也學會了關愛。
經過對單線條的聯想活動,將幼兒進入到對于一個單圖形的聯想中,一開始在紙上畫出幼兒最早掌握的圓形的圖形上,引導幼兒對這個圖形的觀察和想象,當教師問:“小朋友這個圓像什么呢?看到它你們覺得好像看到了什么呢?”此時幼兒的思維就此打開了,“西瓜、球、橘子、呼啦圈”等等。看到感嘆號幼兒會聯想到是窗戶、餅干、空調、冰箱等。對于幼兒的回答,作為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從而幼兒就可以多角度的進行聯想,無形中給予幼兒在創作上添了幾份自信。在活動中幼兒自始至終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有真正意義和價值的學習之中,情感和認知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
我們充分利用社區中的農村資源,帶領幼兒走進社區感知社區生活:觀察掃地的叔叔阿姨是如何掃馬路的,使街道秩序井然,沒有垃圾堆積;觀察到田間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是怎樣種田的;帶幼兒去感受大自然。在田間去撿落葉、采標本,認識大自然,讓幼兒最真實的感知大自然的魅力,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每當季節變化時,大自然都會以寬廣而又慈愛的胸懷,獻給幼兒妙趣橫生的禮物——冬季的白雪、春季的細雨綿綿、夏季的大樹遮陰、秋季的秋高氣爽,幼兒在不同的季節進行著游戲活動——打雪仗、玩泥巴、捉迷藏、放風箏;帶領幼兒參觀污水處理廠、擁有干凈整潔的居民區,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環保的意識;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公益勞動在社區撿垃圾、大點的幼兒可以向家長進行文明環保宣傳、社會服務等一些活動,通過觀察、感受、鍛煉,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識,這些生活教育實踐,為幼兒的思想素質和創造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三、 時間空間的解放,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幼兒在活動中應該多去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其中的奇妙,這樣有益于幼兒保持好奇的心。如:在班中設置飼養角,為了營造出溫馨的小動物之家的氛圍,在墻面上貼上可愛的小動物圖片,并在區角里擺放出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放上小動物喂食用的小勺和小碗,還有梳理毛發用的小梳子,方便幼兒觀察小動物用的放大鏡、筆、小尺、記錄紙等,這樣幼兒就方便用于照顧小動物,隨時觀察小動物。幼兒通過親自動手,喂養小動物、幫小動物梳理毛發等勞動,不僅可以較全面地觀察了動物的生長過程,而且也訓練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幼兒對動物的探究就充滿了熱情,學習也更有積極性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顯得更加生動活潑。
幼兒在認知時要注重幼兒的觀察能力,根據一定的規律進行培養,在給幼兒觀察物品的時候,給幼兒充足的時間來培養他,讓幼兒逐步掌握和接受。幼兒在感知這個世界時很想知道為什么世界是這個樣子。幼兒所提的這些問題,都是他所學的起點,在科學探索時可以根據問題不斷推動。作為老師我們要讓幼兒知道對他們提出問題的重視,當他提出問題時,無論是不是知道問題的答案,都不能回避或是斥責他所提出的問題。
作者簡介:徐寧潔,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夏駕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