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華
【摘要】基于對優化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構建的研究,首先,闡述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面臨課堂效率低下、學生閱讀量較少等現狀。最后,為保證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工作順利展開,給出明確閱讀教學目標、創造教學情境等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 語文 低年級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03-02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內容,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等。在如今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受到越來越多人重視,因為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生奠定語文基礎與閱讀基礎的關鍵。只有在這一階段中打好基礎,才能夠為未來語文學習以及閱讀學習等提供保障。所以,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1.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語文是學生小學時期學習的重點科目,學好語文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前提保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這一階段當中,不僅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綜合素質[1]。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為學生未來語文學習以及閱讀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可以積累到更多好詞好句,在未來作文寫作中可以將積累的好詞好句應用在其中,提高作文質量與作文水平。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2.1課堂效率低下
在小學課堂當中,通常情況下一節課只有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而且在整堂課中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學生在課堂中無法及時掌握老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如果文章內容故事性較強,那么學生的注意力可能被吸引。但如果是敘述性的文章,那么學生將會感到課堂的枯燥無味,長此以往對閱讀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課堂效率無法提升。
2.2學生閱讀量較少
通常情況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普遍閱讀的是教材中的內容或者考試卷紙以及練習冊當中的文章。這種情況的產生,導致學生的閱讀量較少,知識層面無法得到拓展。因為教材中或者練習冊當中的閱讀類型較少,不容易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方式。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對閱讀失去興趣與熱情,無法從閱讀中提高自身能力與素養。
3.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3.1明確閱讀教學目標
如果想要使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得到保障,同時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學習更多知識。需要老師肩負起重任,在上課之前對教學內容以及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分析與研究,然后制定出科學合理閱讀教學目標。閱讀教學目標的明確對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在閱讀教學目標明確情況下,課堂內容可以圍繞目標展開,避免脫離主題現象產生。而且學生能夠及時掌握閱讀當中的重點與難點,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保證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例如,在學習《四季》這一閱讀內容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生能力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制定“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與生詞標出”閱讀目標。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可以制定“查找文章中的生字與生詞,并做好標注,明確生字詞的意思與拼音,同時熟讀課文”閱讀目標。通過對教學目標的明確與分層,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增強學生自信心,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
3.2創造教學情境
創造教學情境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在課堂當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無法集中注意力[2]。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引入到特定環境當中,吸引學生在課堂中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與閱讀能力等。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一閱讀內容時,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對多媒體等先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因為在如今科學快速發展背景下,先進教學設備設施以及教學技術已經融入在課堂當中,并且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極大便利。所以,老師需要對多媒體進行合理利用,向學生播放黃山奇石的視頻或者圖片。通過觀看學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仿佛置身于黃山奇石環境當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將被調動,為后續教學工作提供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為保證學生能夠在閱讀教學中學習到更多知識內容,老師需要認識到自身工作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學生未來更好學習語文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靜.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3):54+70.
[2]周雯.打開語言世界的“天窗”——繪本在小學低段閱讀教學中的意義[J].華夏教師,2018(1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