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杰
【摘要】當下,我國高質量的財會人才缺口很大,會計人才的培養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中職學校財會專業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積極干預,采取合理科學的策略,從教學觀念的轉變、專業教師的培養、學生實踐環境的建設等方面采取措施。
【關鍵詞】中職會計 實踐教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254-0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對會計從業者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這就要求中職會計教學要更加注重實踐教學。會計實踐教學作為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重任。中職學校的目標定位即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實際教學中,除傳授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外,更要注重對學生會計實踐能力、職業技能的培養。
實踐教學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所占地位舉足輕重,但就目前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中,實踐教學仍然是非常薄弱的環節,嚴重影響著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嚴重違背了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因此,加強會計實踐教學,實現會計教學的有效性,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實踐型會計人才,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目前中職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如何提升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的策略。
一、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職會計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為社會輸送能夠具備實際操作、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的使用型人才,而目前中職會計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專業的教學理念尚未轉變。大部分中職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而輕實踐的思想,導致學生一遇到會計實務問題就束手無策。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大量操作熟練的技能型人才,這個定位決定了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會計專業的教學普遍存在實踐教學時間短、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少的問題。會計實踐教學往往不到教學標準的三分之一,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僵化,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還在沿襲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改善,該專業傳統的評價都以書面卷的形式進行,淡化了對學生操作技能及職業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考核,這非常不利于學生會計職業能力的提升。
2.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國外職業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他們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工作經歷豐富的“老員工”,而我國的職業教師具備實際工作經驗的卻少之又少,很難滿足現代化職業教學實踐的需要?!半p師型”教師的缺乏是中職學校財會專業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作為會計專業教師,大多都不具備企業工作的經歷,傳統的辦學模式很少使他們有時間去企業調研和培訓,實際操作技能的缺乏使他們指導學生實訓工作時力不從心,遠遠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校內、校外實踐教學環境較差。由于中國近年來高等教育的發展,使中職教育的教學發展等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學生的學習信心、學校的師資力量、基礎教學設施等都在逐步下降,從而也影響了校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當前中職學校由于受到經費和辦學規模大等方面的制約,財會專業校內環境建設(如電算會計沙盤軟件、手工會計模擬室及模擬銀行等)更顯得捉襟見肘,學生只是較多的在教室進行手工模擬實訓,電算化實訓根本無法開展;同時,會計專業對口實習企業較少,學生很難安排到對應崗位進行實習。
二、中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進策略
由于以上教學實踐問題的存在,導致了中職畢業生在社會中很難達到用人企業的要求,即使被錄用,很多情況下也是問題百出,甚至給用人單位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學校及中職院校的形象。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以下針對性的改進策略。
1.切實轉變會計實踐教學觀念
對于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操作能力強是其在社會競爭的主要優勢。所以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在加強會計理論教學的同時時刻重視會計實踐教學是當前中職會計教育的關鍵所在。我們要注重對會計課程的調整與優化。比如在教學企業籌集資金會計核算時,在為學生講述了這一業務中所用到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的主要賬戶和會計分錄的編制方式后,我們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公司的具體業務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實際做賬:某公司12月份1日增資,吸收A企業貨幣投資20萬,存入銀行。吸收B企業設備投資一臺,價值20萬。增加公司實收資本15萬,資本溢價5萬,該設備已辦妥產權交接手續。2日向招商銀行借入短期借款50萬,存入建設銀行。3日以銀行存款歸還上期短期借款本金2.5萬,利息1000元。10日,歸還前期長期價款4萬及利息1萬,31日計算長期借款利息,計入在建工程。如此,學生通過該企業一個月的業務往來,不僅能夠掌握企業籌集資金的基本核算方法,也加強了學生的實際業務能力。
2.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中職學生要具備一畢業即能走向工作崗位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跟要具備較強的會計實踐能力,因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實在必行。首先,學校要采取積極的措施,鼓勵會計教師向“雙師型”方向發展。我們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或者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頂崗實踐,增加教師的實際工作經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積極與企業或者財務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鼓勵教師在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會計工作的兼職,其次,我們要改革會計教師考核與鑒定的方式,將對教師的考核與評定基本以教師的職稱、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轉變為以教師所參加的頂崗實習次數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如此堅持下去,學校的“雙師型”隊伍將會越來越壯大。
3.改善校內、校外教學實踐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他直接影響著學生實踐能力的高低。首先,我們要加強校內會計實踐環境的建設,比如完善會計電算化的設備,強化電算化軟件的針對性等,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電算化的實訓,而不是受到設備數量的限制只能在有效的課堂時間進行練習。想辦法為學生提供大量完整的原始憑證,模擬企業中的實際業務,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真實實踐機會。其次,我們要與企業之間加強合作,比如將企業需要的財務數據統計、分析、匯總等工作,可以交由學生來學習,既降低了企業的用工成本,也使學生增加了時間的機會。我們還可以利用休息天的實踐安排學生到企業中頂崗實習,使學生對真實的財務工作環境有一個良好的認知,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總之,實踐教學是培養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作為中職會計教師,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目前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夠不斷的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創新實踐教學的模式,實現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增強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競爭力,為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永貴.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與辦法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4).
[2]蔡書云.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