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麗華
摘要:閱讀是一種策略,具有創造性、主動性和針對性的特征。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顯著提高中職生語文綜合素養,但是現在的中職語文教學目前存在諸多弊端,不重視課外閱讀,過于追求閱讀功利性等等,這些弊端勢必導致中職生視野不開闊、知識面狹窄、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的普遍下降 等,針對以上情況,本文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建立“標準的閱讀體系”,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是擴大學生閱讀面和深化閱讀層次的有效手段,是提升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效果的實用方法之一,這對如何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活動具備引導意義。
關鍵詞:中職語文? ?規范閱讀體系? ?多元化的閱讀評價機制
國際OACD組織從三個能力角度評估了學生的發展:首先是閱讀能力;其次是科學能力;最好是數學能力。他們把閱讀能力看成審核一個學生發展成長十分關鍵的標志。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清楚的規定:“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語文閱讀,講究的是日積月累,短時間內不易見顯效。因為考試,我們每每會過度強調閱讀的工具性,熱衷于字詞句篇的反復練習。這樣的練習,磨滅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也違背了語文學科的特點。那么,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呢?我認為,把課外閱讀規范化,納入可評價監督的正式體系很有必要。
一、重拾學生閱讀的興趣,課外閱讀書目規范化
中職生大多不愿意閱讀,即便閱讀也是傾向選擇網絡小說,男生一般傾向閱讀玄幻、武俠、科幻等題材小說;女生則傾向于青春校園、都市職場和穿越宮斗小說。這一類小說共性是創作者們不追求深刻、也不追求思想,更不追求所謂的“文學價值”,他們只需要制造大量的文字快餐,來為自己謀利,故事簡單、粗暴、不費腦子,閱讀的速食化極度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及個人審美的培養,所以教師有很大的責任重拾中職生的閱讀興趣,并且結合學生實際,提供適合中職生閱讀的書目。
(一)教師篩選,提供閱讀書目
新課程提出,教師可根據需要,從中外各類優秀文學作品中選擇合適的讀物,向學生補充推薦。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自己博覽群書,適時向學生推薦一些學生喜愛的讀物,而不僅僅是經典名著。高級教師洪頡劬老師,向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參考書目,其中許多書是時下最新的,緊跟時代腳步的,也是經過老師閱讀后精心挑選的。如:
1.《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2.《時間的針腳》;3.《自由》;4.《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5.《批評官員的尺度:〈紐約時報〉訴警察局長沙利文案》;6.《聽哈佛教授講經典》;7.《金岳霖回憶錄》;8.《花與舌頭》;9.《太平輪一九四九》;10.《在世界邊緣的沉思:對社會發展模式的反省》;11.《紙天堂:西方人與中國的歷史糾纏》;12.《橋村有道》;13.《獵人筆記》;14.《看不見的城市》;15.《紅色筆記本:真實的故事》;16.《美國精神的封閉》;17.《綠皮火車》;18.《重讀南京》; 19.《南京人》;20.《南京人·續》。
(二)師生共讀,共享閱讀經驗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時,學生往往興趣不大,甚至感到厭煩。而當師生共讀時,學生將自己的閱讀體會與老師的閱讀體會相互交流,會有更大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現在學生熱衷玩微信、QQ軟件,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這些軟件,建立QQ或微信互動群,每天從挑選的書目里,確定閱讀任務,然后在群里一起分享交流,比如向學生推薦《平凡的世界》章節:第一部第十一章到第二十章安排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并進行動態的交流。
(三)設計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除了在QQ、微信進行互動外,教師要在線下組織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做課外閱讀的主人。比如每一個學期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讀書節,戲劇節等活動。如:《雷雨》,就可以組織學生排演片斷,在班級演出,分組討論。通過引入生活事件,設計豐富多采的閱讀活動,營建傳神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在特定的閱讀情境、角色、任務中展開閱讀,變狹隘的課堂為廣闊的社交場地。
二、培養利用課外閱讀能力的課堂教學
閱讀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思維過程,思維主要表現為分析與綜合。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課本必上篇目,結合相對應的課外閱讀書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引導學生學習。
(一)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增強閱讀教學的開放性。例如:基礎模塊第一冊第一篇課文《我的母親》作者老舍,教師可以在預習環節或課后拓展環節推薦對應的書目,如冰心的《我的母親》、胡適《我的母親》、朱德《我的母親》等,結合這些書目再對比課文,有選擇的根據自身閱讀,體驗提出質疑,并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不同意見。
(二)以問題為載體,閱讀與問題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題性。積極培養學生的質疑思辯能力,培養學生的提問和解疑能力。“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思維的過程總是指向問題的解決。例如:《項鏈》作者莫泊桑,“為什么馬蒂爾德失敗了?”設計這個問題可以結合課外閱讀書目《灰姑娘》來探討,“同樣的故事,為什么仙得瑞拉成功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注意從“疑”入手,學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使學生不僅在閱讀中識別信息,收集信息,還能篩選、評價信息,應用信息,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三)以思考為線索,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讓學生直接體驗享受閱讀過程。葉圣陶曾說過:遇到的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受人家的心情。例如:《善良》作者王蒙,善良與惡硬碰硬的時候,多半善良輸了,在引導學生閱讀分析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生活實踐體驗和領悟,文章要義才能深得人心。
三、形成有效閱讀評價機制
所謂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而課外閱讀評價就是指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采取各種定性、定量的評價方法,對課外閱讀的價值作出判斷并尋求改進其途徑的一種活動。實施有效的課外閱讀評價,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意志,又能幫助教師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效,了解學生的閱讀取向,更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一)評價機制可以從閱讀內容、閱讀習慣、閱讀能力、閱讀效果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方式,慢慢加大閱讀難度,慢慢提升閱讀能力。
(二)評價機制還可以建立學生個人課外閱讀檔案制度,隨時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評價、表揚、督促。例如:
(三)評價機制還可以考慮建立課外閱讀評價檔案袋,主要包括課外閱讀登記表、讀書筆記、課外閱讀檢測試卷和各類相關的課外閱讀競賽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語文教學離不開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老師應該利用多種學習資源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課外閱讀規范閱讀體系,并且創建有效成熟的多元化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洪劼劬.以生活化實現語文教育的雙重價值—曹永軍生活化語文教育思想評述[J].江蘇教育研究,2009,(11).
[2]何文宏.教師如何教學生閱讀[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馬玉飛.課外閱讀:想說愛你不容易[J].學周刊,2011,(10):105-106.
[4]杜鐵花.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思考[J].文教資料,2014,(12):51-52.
[5]王振華.中職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09):18-19.
[6]周俊.加強中職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必要性與有效途徑[J].當代職業教育,2015,(10):46-48.
[7]宋成.中職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初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02):118-119.
[8]陳露.加強有效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淺談中職生的語文課外閱讀[J].科學大眾,2007,(09):68+70.
(作者單位:核工業成都機電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