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平 梁子敬 劉榮 張作鵬 梁慶 林俊敏 賴榮德

[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急診醫學理論授課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在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院就讀的2013級和2014級的臨床醫學的學生60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實驗組學生實施翻轉課堂模式教學,對照組學生實施傳統課堂模式教學。采用主觀評價表和期末考試成績評價教學效果。結果 96%以上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有利于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期末考試成績顯示,實驗組學生的成績優于對照組學生的成績。結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對急診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 翻轉課堂;急診醫學;理論授課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b)-00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in the teaching of emergency medical theory. Methods A total of 60 students of 2013 and 2014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who were enrolled in Nanshan College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flip classroom mode,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aught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mode.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form and the final exam sco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More than 96% of the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flip classroom mod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points. The results of the final exam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d better than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flip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study of emergency medical theory knowledge.
[Key words] Flip classroom; Emergency medicine; Theoretical lectures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作為信息技術與學習理論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來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翻轉課堂教學,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翻轉,利用教學視頻、習題測評等相關資源,在課前及課下讓學生自主汲取新知識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回到課堂時間則開展協作學習、實踐練習,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的教學模式[1]。近年來內科學、骨科學、婦產科學、影像學、營養學等將翻轉課堂應用教學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4],急診醫學的理論教學暫未見廣泛開展。目前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風靡全球,將翻轉課堂思想引入為急診醫學教學,希望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選擇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院就讀的2013級和2014級的臨床醫學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9人、女性31人。兩組學生的教材、課時、授課教師均相同。參加研究的學生均了解并同意參加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該研究采用實驗對照方法,2013級學生30人進入傳統課堂教學,為對照組,延續“依教而學”;2014級學生30人,為實驗組,入組“翻轉課堂—數字化教學資源”新型教學組,選取難度水平中上的教學內容作為教學改革項目(表1),嘗試“先自主后教學”。學期結束后進行期末理論考試、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兩組學生的教材、課時、授課教師均相同。
表1? 參與實驗教學改革實踐的教學內容
1.3? 教學實施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共24學時,按課程進度表,授課教師與翻轉課堂的主授課教師為同一教師。
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選取其中9學時,其具體實施步驟為:①課前準備。教師授課的內容按設定的學時錄制視頻,并準備相應的PPT課件,用于課堂的病例基本資料,課前通過班級QQ群上傳視頻和PPT課件、病例資料。②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觀看視頻、PPT課件、查閱相關書籍及線上討論等方式,自行安排時間對知識點進行學習。③課堂授課。按課程進度表,第一個學時由授課老師對原計劃3學時的課程內容,進行總結,對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第二、三個學時,由3名教師各自帶10名學生組成3個小組,針對之前所發的病例資料進行救治團隊的角色扮演、小組病例討論。討論過程中,可隨時提出問題及討論,由教師進行解答。課堂結束前10 min,在授課教師對病例討論中出現的知識點及存在的問題,再次進行鞏固講解。④課后鞏固。由教師在班級QQ群上傳臨床上常見病例,供學生進行線上討論及學習。
1.4? 教學效果評價
1.4.1 期末理論考核? 學期末,選擇信度、效度、難度無差異的兩份試卷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考核,對成績進行整理。
1.4.2 問卷調查?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回收率及有效問卷率均為100.00%。
1.5? 統計方法
對獲取的資料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期末考試結果
專業考核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考試平均成績為(88.50±3.39)分;對照組學生考試平均成績為(87.47±3.41)分;實驗組學生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78,P=0.243)。
2.2? 問卷調查結果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回收率及有效問卷率均為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診醫學是臨床醫學的重要課程之一,與內外婦兒科學有著緊密的聯系,又有自己的特點。如何讓醫學生掌握急診醫學內容,一直是從事急診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的課題之一。當前急診醫學的教學模式多數為大班課堂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只是應用了多媒體工具,教學方式仍然是“填鴨式”教學,教師講得費力,學生難以理解,只能死記硬背,學生被動接受,師生互動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而且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可是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削弱了學生的求知欲[5]。翻轉課堂使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導學者、助學者、促學者、評學者;可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成為主動參與者[6-7]。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院,為小班教學,學生就讀大二時,就已經開展PBL教學,學生有一定自學能力基礎,所以先從南山班的學生開始,結合PBL教學方法,開展急診醫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學改革的實施。
南山班的學生在該校雖屬于重點班的學生,但學生的能力水平也存在一定差異。通過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機會。原本課堂授課的基礎知識由學生通過課件和授課視頻自主學習來完成,學生可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自主安排學習的重點內容和時間分配,對于難度較大內容,可反復的觀看視頻和課件,也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知識,幫助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可將節約的時間,用于其他拓展知識內容的學習。
在病例分析方面,采用的是臨床真實的病例,涉及的知識點以急診醫學為主,也包括醫患溝通、法律法規的問題,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資料和自學,拓展了知識面,也讓學生具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翻轉課堂內,按照病例資料,通過角色的扮演,小組內做好分工,對病人的救治過程,能反映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讓學生“親身”參與,可加深學生的記憶,也激發了學生對臨床工作的興趣。在討論環節,老師可以有相對充足的時間針對個別的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課堂的課內教學能夠實施個別化指導。傳統的課堂教學上,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集中講授上,往往難以進行個別化輔導;但是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有時間和精力針對個別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8]。
雖然在綜合測評成績上,實驗組和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實驗組的成績稍高于對照組。在對學生開展調查問卷時,在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獨立的臨床思維能力、激發對臨床工作的興趣、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協作的能力、相關知識的掌握等方面,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翻轉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形式進行病例討論,每位同學們的表現更為積極踴躍,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更為緊密。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列舉病例,由學生進行討論,多有冷場情形,多數為固定的幾名同學提出自己的觀點。可見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及提高個人各種能力。翻轉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風格匹配良好,學生認為他們在翻轉課堂上的收獲大于傳統課堂,他們喜歡動手實踐、小組活動、與同伴互動,而且感覺在翻轉課堂上進行提問更為舒適[9],這也許是學生在課堂上能有更好的表現的原因。
該次教學研究不足的地方是,僅選用了3個知識點的內容作為教學改革的內容,占總學時的37.5%。這主要原因是考慮到翻轉課堂教學需要占用學生大量的業余時間,如果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負擔和壓力是難以想象的[10]。在急診醫學這門課程不是所有的章節都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有無其他教學方法的穿插、整合,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應用于實踐;以及在大班教學中,如何更好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將是下一步教學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Sharma N,Lau CS,Doherty I,et al.How we flipped the medical classroom[J].Med Teach,2015,37(4):327-330.
[2]? 李春芳,付晶,李雪蘭.翻轉課堂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29(5):529-532.
[3]? 尹戰海,程青青,李志強.基于翻轉課堂的臨床醫學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7):153-156.
[4]? 劉偉,張敏佳,周雅琳,等.翻轉課堂在營養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3(52):325-327.
[5]? 魯秀敏,王永堂,余瑛.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初步應用與探討[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17(19):2430.
[6]? 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7]? Mortensen CJ,Nicholson AM.The flipped classroom stimulates greater learning and is a modern 21st century approach to teaching today's undergraduates[J].J Anim Sci,2015,93(7):3722-3731.
[8]? 蔣立兵.文科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7,33(1):104-111.
[9]? Lage MJ,Platt G,Treglia M.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 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30-43.
[10]? 韓雪,段日安,趙健榮,等.翻轉課堂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9):13,22.
(收稿日期: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