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清

摘要:越劇已經有了一百年以上的歷史傳承,在發展過程中,越劇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從傳統的方式向現代化方式轉變,以謀求新的發展高度。越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在浙江省地方課程教科書里面也涉及到越劇的知識,通過越劇的學習來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音樂學習能力。本文就越劇本身結合小學音樂課程需要,研究越劇對于提升小學生音樂情感體驗的作用。
關鍵詞:越劇;小學音樂;情感體驗
作為我國江南地區的一大人文文化——越劇,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他已經脫穎而出,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并且在傳統戲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越劇誕生至今已經有一百年余年了,此時提出越劇改革是一個契機也是一種趨勢,總結越劇的特點,從中找出優缺點,實現越劇的華麗轉身。為此,把越劇加入到小學音樂學習中去,從小培養學生對于戲曲的喜愛,多方面開發學生的潛能。
一、越劇的現狀
作為紹興地區的地方戲曲——越劇,已經傳承了百年的歷史。越劇中融入了江南婉轉的文化特質,其不同的腔調,每個曲目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承、情感表達都值得我們去探究。但是,作為以方言的形式演唱的越劇逐漸的被人們所遺忘。在零六年越劇百年慶進行“越劇進校園”演出活動的時候,曾做過關于越劇的調查,根據調查顯示幾乎百分百的學生都沒想到越劇竟然是這么美的一種形式。但是時至今日,越劇的普及效果仍然有待提高,甚至在越劇招生時出現爆冷門的情況。對于地方戲曲越劇的普及率,筆者進行調查,其結果如下:
結果顯示百分八十以上的人們對于越劇完全不了解,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對于越劇只簡單了解,而熟悉并會演唱則占不到百分之五。但是對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越劇進課堂這一現象,大多數人都是持支持態度的。柯橋區越劇進課堂教學活動自2011年7月開展以來已經實行6了,根據調查發現,人們對于越劇的認識和了解有了很大進步。
二、越劇進音樂課堂對小學生情感體驗的提高
(一)越劇能夠綜合性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
越劇經過不斷地研究發現,閱讀對于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綜合性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小學音樂的教學是具有獨特方式的一門課程,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都對小學生的思維養成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越劇因為本身的特點,曲調婉約,藝術渲染力很強,表達多為抒情方式。這些特質可以讓小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越劇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緒變化,對于運用音樂表達情感和塑造人物性格具有最直接的印象。在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明確指出音樂課程因為其特殊性,在考慮到小學生對于音樂教育的需求之后,為了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對于人文、歷史、審美等的能力,以及對于音樂抒發人物情感和塑造人物性格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綜合考慮,將與之有著極大相似性的越劇加入到小學音樂課程中。引入的越劇的思維模式影響著教學的方式和教學行為的改變,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調整小學生教學的教學目的,通過對于越劇故事的背后各種風土人情、文化修養、審美觀和價值觀的理解,培養小學生的理性與感性思維能力。
(二)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越劇走進小學課堂,可以激發小學生音樂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江南的婉約氣質已經融入了越劇的靈魂,他的婉約在舞臺表演上體現的淋淋盡致。越劇因為其特點,都具有抒發情懷的特色,根據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表現手法盡情宣泄人物性格和情緒,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越劇的學習要求小學生做到以下幾點:正確了解和掌握越劇的發展歷程,觀察其中的規律,鍛煉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因此,婉轉的音樂和背后的故事,都激發了小學生對于越劇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學習越劇,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進而在學習其他種類音樂的時候也能夠自覺地采用同樣的方法去學習,對于音樂整體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三)提高了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
越劇走進小學音樂課堂后,使得音樂課程具有多樣性,更加豐富飽滿。并且讓我國的傳統戲曲在小學生這一代開始逐漸被普及。課改后小學音樂中包含的很多的劇種,讓學生是對于音樂學習充滿了興趣。一直以來很多學生的直觀印象認為用方言演唱的戲曲都是比較“土”,會有催眠的效果,那是因為他們比沒有真正接觸很了解這些傳統戲曲。每個劇種都因為其本身的特色而分化出多種表達方式,而方言因為其中獨有的節奏和說話習慣更具有表現力。所以,對比現在流行的英文歌、搖滾說唱等形式的音樂,越劇的表現形式更適合小學生的學習,讓小學生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品味其中的韻味,對于以后學習其他形式的音樂具有輔助作用。越劇背后的故事打開了學生們學習傳統文化的大門,讓他們逐漸的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氣魄,最終找到靈魂的歸屬感。每個選段背后的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等,然后通過反復的學習讓學生們領悟其獨特的魅力。提高小學生的音審美能力。
三、總結
越劇走進小學課堂,讓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個具體的著陸點,以越劇為載體,逐漸激發出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們的情感共鳴,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越劇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去,提高了小學生的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增加他們的愛國情懷。對于藝術的學習更能增加學生的靈性。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正是因為越劇的諸多特點,能夠提高小學生音樂情感體驗,所以小學音樂的學習一定要重視越劇的教學過程,更好的幫助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的發展。同時也能推進越劇的改革,為越劇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盧思嘉.《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創刊30周年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
[2]劉銘.徐州市區中小學校“學唱地方戲曲”現狀調查與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
[3]李雅芬.唱響家鄉戲,譜好傳承曲——李雅芬特級教師工作室“越劇進校園”的實踐與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
[4]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