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青
摘要:在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中,語文課堂需要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需要從課外延伸到習慣。在引導小學生感知語文美好世界的教學實踐中,閱讀引導需要從課內走向課外,更需要從課外走上終身。為進一步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為進一步促進小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深化發展,這篇文章將以讀寫結合為切入點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展開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讀寫結合;課外閱讀;核心素養
在教育教學發展的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將立德樹人為己任,將教書育人為方向,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的使命與擔當。為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育發展水平,為進一步彰顯小學語文教師時代精神,我們在明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精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使命,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不忘初心的選擇!
一、探索語文教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使命
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強調教師把立德樹人視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強調小學語文教師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自己的社會價值。而小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小學語文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包括語言的構建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等多個維度。而上述能力與素養的提升,需要小學語文教師以閱讀教學為引導,更需要教師從課外閱讀入手挖掘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世界的美好,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力量。同時閱讀與寫作是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集中體現,將二者有機結合,還可以使其發揮“1+1>2”效果,讓小學生在語言能力提升的基礎上,以此為起點,實現語文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的全面提升。而這便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與使命,而這也是本文提出以讀寫結合為切入點展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全新探索的根本出發點。
二、挖掘讀寫結合價值,感受閱讀美好世界
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引導與教學之中,如何以讀寫結合為方向,讓快樂閱讀真正實現呢?讓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真正提升呢?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入手引導小學生在讀寫結合的價值探索中,去感知課外閱讀美好世界是值得嘗試的!
(一)以課內閱讀為起點,綻放課外閱讀光彩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往往是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引導,也往往是以課堂教學為根據地的。因此在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與素養的提升過程中,教師需要從課內閱讀出發,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從而讓課外閱讀在學生心中更好地綻放光彩。為此,在讀寫結合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建立課內外之間的聯系,搭建課內外閱讀之間的橋梁。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巨人的花園》、《小木偶的故事》時,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童話的魅力,而從整本書閱讀書目的要求來看,四年級的小學生需要在課外閱讀中完成《安徒生童話》、《彼得·潘》等具有童話色彩的閱讀材料。因此,教師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童話故事情節、表達童話故事內容、撰寫童話故事場景等方式,激發小學生對童話閱讀的興趣,從而使課內閱讀更好地發揮指引作用,帶領學生走進一個個更加美好的童話世界!
(二)以深入思考為途徑,展現讀寫結合風采
從讀寫結合入手展開小學課外閱讀活動,其目的在于通過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深入思考。因此在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定期開展專題討論會、專題寫作活動,以激發學生的深度閱讀與思考。例如當學生們閱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蒙上自己的雙眼,屏住呼吸,去感受盲人的世界,并將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讓學生在閱讀、體驗、想象、表達、創作的基礎上實現語言能力的提升,實現閱讀過程的感知,實現文字情感的滲透、實現閱讀價值觀的形成。
(三)以習慣養成為目標,感知閱讀習慣美好
為了促進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更好地實現讀寫能力的提升,教師還應該從良好閱讀習慣培養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根據自己的能力自行制定“閱讀計劃”并在閱讀計劃完成以后,將自己的閱讀心得總結出來,就是一個“讀寫結合”的有效嘗試。例如當學生打算在一個月內完成《西游記》的閱讀,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對自己的閱讀速度與閱讀時間形成認知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制定閱讀計劃,并以表格制作的方式展示出來,以每天閱讀打卡的方式促進習慣的養成。而為了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深度閱讀、實現有效閱讀,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西游記》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展示出來,將師徒四人的相識、相知表達出來,而實際上,這一思維導圖的創作過程,就是學生讀寫結合的展示過程。
三、總結
我們認為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從讀寫結合入手展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引導對小學生而言是有著積極意義的。它為語文教學打開了一扇窗,更為小學生的閱讀世界打開了一扇門!
參考文獻:
[1]趙文麗.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策略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