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寒
摘要: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門科學,本文簡單總結了一些語言學研究方法,主要從語言研究歷史、語言研究的目的現狀、語言研究的基本方法、語言研究的實際應用性來展開。
關鍵詞:語言學;研究方法;語言研究
一、語言學發展研究史
語言,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語言研究也有深遠的歷史,也得到了許多顯著的成果。西方語言學研究起源于古希臘,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經過對語言的辯說,奠定了語言研究的哲學根蒂。到了20世紀初,索緒爾提出了普通語言學理論,使得語言學能夠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許多理論都是以他提出的理論進行發展,因此也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20世紀50年代,喬姆斯基提出了轉換生成語法。推動語言學研究進入當代語言學時期。[1]從近些年的語言學發展歷程來看,研究者通過交叉語言學和其它領域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二、語言研究目的及現狀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在工作、學習、生活社交中所使用的語言是不同的,也許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為什么要這樣說,它是如何演變的,語言研究的目的以及意義就在于它幫助人們了解自己。除此之外,研究語言學還能帶動許多其它學科發展,使得語言學的研究領域和使用范圍并不只是局限于語言。語言學除了涉及傳統領域以外,在新興領域也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比如當下時興的人工智能,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就是“教”計算機如何去識別話語的正確意思從而生成正確的文本。
三、語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語言學研究方法導論》中提到:“語言學作為一門嚴格意義上的科學,與一般的實證學科在研究方法上并無二致,它們都嚴格遵守實證學科的基本原則:基于事實的觀察,遵守邏輯的規則,采用實驗來證明蘊含的規律,必要時進行驗證。”[2]語言研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根據研究對象所表現出來的事實進行邏輯性的歸納。舉個例子:在漢語中我們說“了”發音為le時,是完成表示動作或者狀態已經完成,已經結束了。[3]在漢語的慣用表達中,這種表達方式在漢語中所傳達有關完成這一含義的事實是普遍的,如:我做完這件事情了;我寫完這個文章了。研究者在事實中歸納出這一含義。研究者從一般、普遍的事實中用邏輯而不是任意總結出來這一規律。這種方法只能針對研究對象已經表現出來的事實進行歸納,語言是變化的,也許我們所能總結歸納的只是研究對象所表達的一個方面,還有其它使用方法,表達意義沒有被涵括進去。
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需要實驗來證明它的合理性。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與語言學密切相關的外語教育中,為了了解課堂上提問問題是否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所授課內容,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增加課堂提問的次數。而另一組為對照組,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提問問題。通過對比這兩組學生的反饋結果,來觀察增加提問次數是否會有助于學生理解。
語言研究的方法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變得十分豐富多樣,但是我們可以把語言研究方式分為兩個大的方式: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4]語言學的分支很廣,研究對象影響了研究方法,究竟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還是定量研究方法則取決于所研究對象的特點是如何。在進行語言研究的時候更多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相互交叉使用的,定性與定量相互支撐,使得語言研究更加飽滿。
四、語言研究的實際應用性
我們做一個研究,總歸是有目的的,研究出來的結果應該對語言學或者其交叉學科、相關學科有意義。還是舉一個例子來說,在中國,英語學習者占外語學習者的大部分,許多學習者發現,即使自己學了許多年的英語,可是當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交談時,又仿佛沒有學過英語一樣。對于比較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似乎總是一頭霧水,這無疑會對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及信心大打折扣。出現這樣的情況,究竟是英語學習者出現了問題,還是外語教育者在教授時出現了偏差。語言研究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類似的問題。
五、結語
本文很淺顯的介紹了幾個基本研究語言學的方法,但是語言是動態的,研究語言的方法也該隨著語言的變化而轉變。隨著語言學研究與其他學科的不斷交叉發展,研究語言的觀念也會發生重大的變革,掌握新的研究方法也顯得更加重要。雖然不同的研究者對于語言的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看法,可是正是由于這種想法上的碰撞,才豐富了研究方法。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像其它科學一樣,對于其研究方法是否正確要持中立的態度。
參考文獻:
[1]桂詩春,寧春巖.語言學研究方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1997(3):17-23.
[2]金立鑫.語言研究方法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劉元滿.“太+形/動”與“了”[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01):145-151.
[4]陳平.描寫與解釋:論西方現代語言學研究的目的與方法[J].語文建設,1987(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