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紅 李奇辰


摘要: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典型應用,依托雨課堂智慧學習平臺的智慧課堂教學,能夠全方面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實現課堂教學由灌輸式的“被動學習”向開放自由的“主動學習”轉變。設計制圖是藝術設計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融入翻轉課堂理念,探索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思路。
關鍵詞:智慧課堂;雨課堂;設計制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8-0028-02
信息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引發了教育方式方法的重大變革。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依托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深入推進“互聯網+教育”模式。信息化教育具有非常強的交互性和開放性,能共享豐富的教學內容和資源,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典型應用,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設備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促使師生更好地開展課程教學,全方面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實現課堂教學由灌輸式的“被動學習”向開放自由的“主動學習”轉變。設計制圖是藝術設計類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在新時代高校本科教育一流課程建設的大背景下,融入翻轉課堂理念,探索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
1雨課堂與智慧教學
智慧課堂是智慧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物聯網、智能設備、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技術相融合,體現智慧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目標追求。智慧課堂教學需要依托智慧學習平臺,教師和學生通過平臺完成課堂或課外的各項教學活動,雨課堂就是眾多智慧學習平臺中的一種。雨課堂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于2016年4月正式推出,旨在提供連接師生的智慧學習平臺,推動教育信息化。雨課堂與PowerPoint和微信深度融合,為課外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三者之間建立了溝通的橋梁。通過雨課堂,教師可以將視頻、文檔、語音等形式的課前預習資料推送到學生手機,師生可以隨時溝通和反饋;課中可以實現實時答題、分組討論、搶紅包和彈幕等互動方式,突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形式;課后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將習題、復習資料通過平臺推送給學生,與學生沒有時空限制地交流答疑,還可以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調整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和方案。雨課堂覆蓋了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整個教學與學習過程,記錄了完整的學習數據,讓教與學更加高效、自由和開放。
智慧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體現在技術融合、高效教學和個性化學習等方面,通過智慧學習平臺,教師能夠實施高效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各種學習需求,增強學生的思維活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翻轉課堂同樣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探索將雨課堂智慧學習平臺與翻轉課堂相結合,運用到設計制圖課程教學中,勢必可以為設計制圖教學改革帶來新方向,并能為實現設計制圖一流課程建設奠定基礎。
2基于雨課堂的設計制圖課程智慧教學設計與實踐
設計制圖是本科院校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藝術設計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課程教學內容分為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其中,理論教學內容包括制圖基礎知識、投影理論與方法和設計圖樣表達等三大內容,著重對設計制圖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系統性介紹,尤其是對工程制圖相關國家標準的規范性解釋,使學生掌握設計制圖的形成原理及標準與規范;實踐環節包括尺規制圖、軟件制圖、測繪制圖和綜合工程制圖等四個部分制圖訓練,注重理論知識與制圖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以下基于雨課堂智慧學習平臺,以“投影理論與方法”中“視圖的形成”教學模塊為例,對本課程進行智慧教學設計并實施。
2.1課前環節
學情分析:前次課程“投影的形成與分類”教學完成后,教師通過雨課堂智慧學習平臺對學生在線提交的作業進行批改和分析,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確定本次課程的教學方法和目標。
資源推送:根據課程教學任務、目標,以及學生學習情況,教師通過平臺向學生推送視頻、課件、文本等多種形式的預習資料。例如:通過發布動畫和圖片等案例資源,使學生觀察了解生活的“影子”現象和投影原理的應用,在復習前次課程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導入本次教學的重點內容。
預習與討論:學生根據本次課程即將學習的內容,結合平臺上老師推送的預習資料,自主搜尋、預習課程知識點,進而針對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平臺中的“討論區”功能進行在線實時討論,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教學模塊“視圖的形成”中,教師提出“是否可以通過投影解決二維平面反映三維物體?”這一思考題,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思考分析后,在討論區引發討論,結合生活中的現象、案例及所學知識,發表各自觀點,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2課中環節
新課導入:教師通過視頻、動畫、多媒體課件等課程教學資源,引入新課教學任務模塊,分析解答學生預習和討論中遇到的相關問題。
學習分享:鼓勵學生通過平臺中的“彈幕”功能主動發布課程學習和預習成果,分享個人觀點,營造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下達與合作探究: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知識點和任務項目,通過平臺隨時穿插布置學習任務,發布思考題或小組討論等,引導學生開展活動式自主探究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例如:通過“搶答”的形式回答“回轉體是如何形成的?”,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探討“回轉體需要幾個視圖才能反映出真實立體特點?”等重點學習內容。
知識鞏固與反饋:課程教學完成后,教師通過課堂作業、隨堂測驗等形式鞏固和檢測學生對新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獲取實時反饋和數據分析,進而找出學生學習的薄弱、欠缺之處,通過多樣化的互動交流方式補充講解。
圖1、圖2為雨課堂智慧學習平臺課中授課環節中的相關界面展示。
2.3課后環節
個性化學習: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復習方案,通過平臺推送差異化的課后作業和復習資料。
完成作業:學生完成并在線提交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后,客觀題部分智慧平臺依據教師預先提交的答案完成批改,教師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將精力用到教學方案設計中;教師在線批改主觀題,必要時還可以利用“直播”功能或錄制講解微課,推送給學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觀看,提高學習效率。
總結討論:學生接收老師發布的習題答案、解題直播、微課視頻等資源,總結課程知識掌握情況,通過平臺中的討論區或學習小組中發布學習心得與體會,與老師和同學展開在線討論交流。
教學評價:智慧課堂教學的考核方式突出能力本位,側重于綜合考察學生學習態度、作業完成情況和綜合應用所學課程知識的能力,注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教師可以雨課堂智慧學習平臺的大數據統計功能,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動態,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公正地考核評價,同時進行教學反思,改進完善后續的課程教學設計。設計制圖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3結語
智慧課堂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創新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智慧教學除了依托最新的技術手段外,更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和思路,主動探索變革之路。設計制圖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不僅包含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探索能夠滿足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變化的課程教學模式,是高校設計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立足于高校設計制圖課程教學現狀,結合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探索基于雨課堂的設計制圖課程智慧教學,整合教學內容,開展翻轉課堂教學,不僅有助于實現課程學習的個性化和精準化,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能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誠然,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完善,尤其是教學評價體系的精準化、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高效化,以及與翻轉課堂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相互融合等方面的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