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婷
【摘要】在當前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過程中,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充分發揮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積極作用,能夠促進人民群眾就醫的公平性以及可及性,能夠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而為了保證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能夠順利實施,需要對當前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促進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完善化發展。
【關鍵詞】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問題分析;建設重點
【中圖分類號】R36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47-01
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建立以及完善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會對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實施情況產生一定影響。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醫療救助政策存在偏差。我國的醫療救助政策是以住院救治為主的,同時兼顧門診救助。而當前在醫療救助政策實施過程中,其導向與現實需求存在相悖之處:政府在醫療救助實施過程中,更加傾向對大病、重病進行救助,并且對大病種類以及范圍進行限制。政府在資助貧困人員時主要是使貧困人員參與到城鎮居民醫保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保中,這是開展門診醫療救助的主要方式。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貧困人群的醫療負擔,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本身實行的是三級轉診制度。而基層定點醫療機構轉讓到二級醫療機構或三級醫療機構就醫時,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在不斷下降。特別是在二級醫療機構以及三級醫療機構中進行治療時,一些醫生會使用一些非社保用藥,而這些自費藥品對困難群眾來說是比較重的經濟負擔。第二,救助對象覆蓋并不全面。當前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根據地域將救助對象劃分為城鄉兩種類型。在城市中的救助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的低保用戶以及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保人員、已經參加城鎮職工醫保人員但是仍然具有特殊困難的群眾。而農村的救助對象主要是以五保戶、貧困家庭成員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貧困農民為主。我國各個地區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主要是以戶籍為基礎展開的。各地的醫療救助制度并不會考慮外來務工人員。而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在工作地區的收入水平相對較低,不能獲取工作所在地的醫療救助,這與醫療救助制度的普惠性原則是相違背的。第三,沒有完善的資金籌集機制。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實施過程中,具有長期化以及制度化,必須保證資金的充足性,才能夠保證醫療救助制度能夠順利實施。但是我國政府部門的管理體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對醫療救助資金進行籌集、撥付以及使用過程中的流程比較長,在協調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當前醫療救助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中央財政補助、地方財政補助以及社會捐贈和基金撥款等。資金來源渠道不夠多樣,導致籌資增長率比較慢,基金運行過程中面臨的壓力比較大。第四,在設置救助上限以及給付線時科學性不足。很多地方政府在實施醫療救助時,為了回避風險,會在給貧困人群進行救助時設置起付線以及封頂線。這會導致一些需要被救助的貧困人群不能獲得救助,而極端貧困家庭一旦發生重病,其醫療費用開支巨大,設置的救助金額上限不能使需要幫扶的對象得到充足的援助,不能體現出醫療救助的社會價值[1]。
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建設重點
借鑒相關社保制度
為了對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進行完善后,需要對相關的社保制度進行借鑒。因為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之間具有相似性,對相關社保制度中的有益成分進行借鑒,能夠優化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首先,可以借鑒醫療保險制度的醫療費用控制機制。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本身是第三方機構,在對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價格進行控制時具有一定的成效。并且各類費用結算方式也在不斷完善。在對城鄉醫療救助對象的門診救助制度進行改善時,可以按照人頭付費的方式。而對大病住院救助制度進行改善,可以按照病種進行付費。第二,可以對城鄉低保制度的救治對象認定機制進行借鑒。當前的城鄉低保制度完善程度比較高,可以為醫療救助制度提供一個有效的參考基礎。特別是城鄉低保人員認定過程中,其認定制度的完善性更強。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實施過程中對救助對象進行認定時借鑒低保制度的認定機制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證救助對象認定的準確性[2]。
豐富救助病重目錄
在醫療救助制度實施過程中,對救助病種進行規定直接決定了醫療救助的直接救助范圍。只有城鄉困難居民的疾病在救助病種的目錄內才能夠得到相應的醫療救助。而當前的病種目錄限制比較嚴格,一些患有疾病但病種不在目錄之內的城鄉困難居民會被排除在外。但是我國的疾病模式在不斷變化,慢性病的發病率也在逐漸增長。如果不對救助病種目錄進行擴大,會導致更多的困難群眾被排出醫療救助范圍,影響城鄉醫療救助機制的應用效果。
提高直接救助水平
為了提高直接救助的水平,必須取消醫療救助的起付線,提高城鄉困難居民基本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政府財政收入在不斷提高,可以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適當提高救助比例以及封頂線。除此之外,必須重視加大農村地區的醫療救助力度,因為農村地區本身的困難家庭成員比較多,一些困難家庭中患有長期慢性病、重癥疾病以及身體殘疾的比例更高。再加上農村地區困難家庭的人均消費支出比例比較高,而收入相對較低,在面對一些大病重病室所承擔的醫療負擔也更大。為了能夠對農村困難家庭進行有效救助,要加大農村救助力度。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保證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需要對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掌握,并且要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制度,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祥竹. 我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研究[D]. 2016.
[2]譚穎.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醫療救助制度銜接研究[D]. 2019.
[3]任玙, 曾理斌, 楊曉勝. 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之現狀、問題與對策[J].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000(00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