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
摘 要:對于蘊涵在課文內容中的德育因素,我們要深入課文的語言文字之中,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及其所處的環境去深入體會。通過對課文中關鍵的字、詞、句、段及標點的仔細推敲,體味出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滲透德育。
關鍵詞:“美感”滲透;科學延伸;連貫落實;朗讀中滲透
當前,我國教育者已經認識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通過相關措施開展德育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效果依然不明顯。其主要體現在:第一,受到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師不重視在教學開展德育教育,一味地灌輸給學生語文知識;第二,教師對語文教材理解不透、不深,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德育效果;第三,教師在思想上不注重德育教育的滲透。針對上述幾點問題,只有不斷加強在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才能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
一、教學中找準切入點,適時滲透
(一)導語中滲透
生動巧妙的導語,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德育的滲透。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可這樣導入:1976年1月18日,是我們見敬愛的周總理最后一面的時候,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人民的心情也灰蒙蒙的,在十里長街兩邊站滿了向東望不到頭,向西望不見尾的人群。現在就讓他們在長安街上送別周總理吧!這樣導入,讓學生體會到在“那個非常時期”人們失去周總理的悲痛心情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感受人們對周總理的崇敬和熱愛,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二)巧扣題眼滲透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德育的凝聚點。抓住題眼,既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使學生在分析課題中受到思想教育。如《誠實的孩子》一課中,“誠實”二字就是思想教育的凝聚點。“誠實”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列寧是“誠實”的孩子?因為列寧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做錯了事能自己承認,所以說他是個誠實的孩子。抓住了“誠實”這個題眼,教育學生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
(三)品詞析句中滲透
對于蘊涵在課文內容中的德育因素,我們要深入課文的語言文字之中,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及其所處的環境去深人體會。通過對課文中關鍵的字、詞、句、段及標點的仔細推敲,體味出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滲透德育。
二、活動中注意科學延伸,巧妙滲透
將德育寓于語文活動課程的教學之中,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教學《狐貍和烏鴉》一課后,讓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狐貍與烏鴉》,學生表演得相當出色。從而使學生明白了烏鴉愛聽奉承話而上當受騙的道理。課外閱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語文活動,如開展“中華杰出人物”紅領巾讀書活動,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國共產黨的杰出代表,是締造共和國的功臣,是民族的英雄,人民的驕傲,他們為中國革命立下了豐功偉績,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報國志向和效國行為。
(一)備課中深入挖掘教材,進行“美感”滲透
1.披文人情,激發情趣
要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就應讓學生產生一種難以忘懷的印象和持續不斷的求知欲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應該講究導入新課的藝術,同時精心設計提問,使教師的每個問題都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很自然的讓學生產生共鳴。我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國家和民族知識的傳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學習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從而使他們珍惜時間、刻苦學習。這樣就使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環環緊扣,從不脫節,連貫地得到了落實。
2.開拓視野,啟發想象
教師要在教學當中,注意重視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從想象中悟出道理,獲得更多的美感經歷。在教學《窮人》這一課時,我啟發學生想象桑娜抱養西蒙孩子以后的艱難生活情景,從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她心地善良的美好思想境界,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
(二)生活中明確德育要求,有目地滲透
德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不僅要充分認識德育的重要性,還要使學生明白小學語文學科德育的基本要求;使學生認識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民勤勞智慧,語言文字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了解革命領袖、千千萬萬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和建設中作出的杰出貢獻,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使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了解在資本主義國家里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狀況,懂得社會主義好,從而更加熱愛社會主義;使學生認識自然,了解社會,受到辨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和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艱苦樸素、誠實勇敢、關心集體、團結友愛等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明確了小學語文德育的基本要求后,再把基本要求分散到每一單元的每一課中,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在教學中就會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教師的天職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教書育人。我們小學教師培養的對象就象一塊未經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師進行加工,才能現出瑰麗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過程,教育為本,德育為先,德育的教育必須滲透在傳授知識之中,這樣就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
參考文獻:
[1]丁淑娟.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路及意義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4):178.
[2]劉曉溪.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和措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