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然然
摘 要: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人們總是認為學生只要取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成績能夠將數學知識準確而又靈活地運用,但是在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應用意識以及能力上的培養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起對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上的培養,同時還要根據學生在認知上的發展特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培養措施
一、建立生活情境,發揮數學的作用
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同時也是所有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作為組織者以及引導者。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無論是對課堂上的設計、教學中的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評價等都要圍繞著學生進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運用故事、游戲等教學方式將那些非常枯燥的數字與符號以及抽象的概念與公式轉變成生動形象的情景,進而就能夠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可以輕易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例如:在學習“連加連減與加減混合運算”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的情景:首先有教師向學生進行提問:“當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常常會遇到些什么樣的事情?”這時有些學生會說:“公交車每到一站都會有乘客下車,還會有乘客上車?!边@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問題:假如在一輛行駛中的公交車上有12名乘客,不久后到達一個站點,上來4人,還有2人正準備上車,問當車開走時車上共有多少人?當小學生學會連加計算方法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去想象當公交車到下一個站點后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情況。教師通過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然后讓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探索,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自于生活。
二、重視對學生在創新意識上的培養,讓學生加深在數學應用上的理解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新知識教學時,要將一些實際事例和數學問題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加強對新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加貼近生活,讓學生在心里上的需要得到滿足,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遐想空間,從而就能夠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激發出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創新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到“整十整百在加減法中的簡便算法”這一內容時,學生對“168-88=168-100+12”這道題中減去一百還要加上12無法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與實際生活中在購物時候進行聯系:周末媽媽帶了168元,花了88元買了一條裙子,在付錢時給了收款員100元(應把168元減去100元),收款員找回12元(應加上12),現在媽媽手里還有多少錢?(應為68+12=80元)。通過這樣的方法就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加12”的意義。與此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感受。此外,教師還需要多去鼓勵學生主動的提出在實際生活中與數學問題相關的所見所聞,或者是讓學生敘述在解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樂趣與應用價值,從而就能夠激發出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三、對課外實踐的教學活動進行強化
教師除了要加強對問題上的引導以及對實際生活上的聯系之外,對學生在應用意識上的培養最主要的途徑就是要加強具體的實踐。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時,教師需要設計更多課外實踐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在結合所學知識去探索解決的方法。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以下課外實踐活動“為了可以為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計劃把每個教室都重新粉刷一遍,請大家進行小組合作去分析和計算粉刷一個教室需要花費多少錢?”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每個小組不但要對教室的面積進行測量,還需要去了解在市場中涂料的價格以及用料的問題,同時還要在合作的過程中對有關的數據進行搜集和整理,最后將粉刷的計劃確定下來。在這個過程,不但能夠對知識進行鞏固、對能力進行培養,還可以讓學生在獨立學習與自主探究的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此外,在實踐的過程中還能夠讓學生在創新思維上得到極大的拓展,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數學知識以及學習的方法,從而就能夠使應用意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利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讓學生在應用意識和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培養
在小學的數學教育中,教材中的應用題占有很多大的比例,同樣也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學生是否能夠快速而又準確地解答出來,無疑在教學的過程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目標。
(一)對學生在“說”上進行強調。每當一個學生閱讀完題目時,就可以在小組內展開探討,這是學生展示自身在數學上的綜合素質一個最重要的平臺。
(二)多注重對學生在“思”上的培養。每當學生解答出一個問題時,就需要一個深刻反思的過程。教師應該讓每一名學生都去認真地回顧與反思解題的每一個步驟,思考在那個步驟做得正確,那個步驟存在失誤,同時在本題中還學到什么潛在的知識內容,從而就能夠讓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將自身的解題技巧以及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讓學生在應用意識和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培養,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對其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還要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中對認知發展上的需求,應用更加科學、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以此來促使學生在應用意識和能力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尹成剛. 在教學中滲透應用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3:2.
[2]王慶春.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