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波
【摘? ?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基礎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因此需要學生學會分析歷史材料,判斷其中包含的信息。插圖作為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工具,在課堂中能發揮很大作用。本文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通過利用插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 插圖? 課堂效率?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128
初中階段是學生開始學習歷史的重要時間段,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從信息中獲取結論的能力。插圖作為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直觀了解相關歷史信息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歷史,通過解讀插圖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歷史素養。本文將通過分析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插圖的原因,探索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插圖。
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插圖的原因
(一)插圖是考試中解題的重要信息
在中考中,歷史學科在選擇題和問答題的題干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插圖,插圖是學生獲取信息,根據信息進行判斷得出某項結論,從而獲得解題思路。由此可見插圖是考試中解題的重要信息,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運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同時讓學生學會通過觀察插圖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歷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朝代順序,方便后續教學。而教材的編寫大多也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排版的,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中國通史圖這樣的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歷史的進程。
(三)插圖種類多樣可以發揮不同作用
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一般運用的插圖包括但不限于歷史人物頭像,歷史事件的相關插圖,歷史文物古跡圖,地理地圖,政治相關插圖等等。不同的插圖有不同的作用,在學習的不同階段使用能達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地理地圖作為教學中的插圖來使用,在學習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時,通過地理插圖可以讓學生明白春秋戰國之間的勢力具體在哪個位置,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課本內容,而歷史文物古跡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對應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因此不同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同作用,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插圖運用在課堂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插圖可以培養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在運用插圖時,可以采取設問的方式,比如在課堂中講到唐朝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唐朝經濟為什么強盛,通過展示多張插圖讓學生梳理唐朝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來分析唐朝經濟強盛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唐朝政治經濟文化各具有有什么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合理運用插圖可以幫助教師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運用插圖。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插圖
(一)在課前導入中運用插圖
在課前導入中運用插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的精力集中于課堂。在課前導入時加入插圖,讓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得出某項結論,有利于后續教師的教學。比如學生在學習唐朝政治經濟歷史時,在課前導入的課件中加入唐朝時期的市井圖,讓學生分析市井圖來獲取信息,讓學生對唐朝的政治經濟狀況有初步的印象,在后續教學中驗證是否符合學生之前分析的結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有利于后續教學。
(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插圖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插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提高學生通過插圖分析信息的能力。在課堂中運用插圖的主要方法有在進行事件說明介紹時運用、利用插圖設置情景等,第一種一般是為了讓學生能理解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春秋戰國時期農具的發展時,教材中會配有插圖,學生可以通過插圖了解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農具的名稱,大致的形狀等等,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了解相關知識。第二種利用插圖設置情景則主要是教授學生從插圖中分析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課堂中用清明上河圖的一部分作為插圖,分析宋朝政治、經濟、文化,分別具有什么特點,通過分析插圖中的內容可以得出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發達,出現了“瓦舍”等娛樂場所等信息。
(三)課后利用插圖復習歷史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要求學生復習時通過看插圖,回憶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因為插圖與課堂教學內容息息相關,根據插圖的重要程度教師在課堂上花時間進行介紹,學生也會對插圖內容有一定印象,因此在課后要求學生利用插圖回憶課堂教學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回憶課堂內容,加快學生復習的效率。也提高學生通過插圖獲取信息的能力,為考試中及時通過插圖分析解題思路提供了幫助。
三、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插圖的原則
(一)選擇插圖時需要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
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辨別適合教學內容的插圖。插圖首先要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具有啟發性,情境性。教師在選擇插圖時需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判斷,在哪個部分加入插圖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讓插圖發揮應有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難點部分和重點部分利用插圖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插圖
相比起教師自己制作課件去尋找插圖,課本中的插圖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選取,相對教師補充的插圖更加典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先讓學生理解課本中的插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分析插圖的基礎上得出某種結論,充分發揮課本上插圖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三)難度要適合學生的理解能力,數量也要合理
教材中插圖的選擇參考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狀況,教師在選取插圖時也需要注意學生是否能在插圖中提取到相關信息。同時要注意的時在運用插圖的數量,過多的插圖只能起到負面作用,在插圖的使用中要適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選取適合的插圖,同時注意取舍,插圖的選擇在精不在多。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本中的難點和重點,幫助學生訓練考試過程中的解題思路,根據插圖的不同種類幫助學生獲取不同信息,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所以,插圖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能有效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雪榮.初中歷史教學中插圖的妙用[J].學周刊,2015(20):100-100.
[2]蔣達全.教材插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4(25):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