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娟
摘要:體育教育是學校學科教育一個十分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鮮明的學科特點和較強的實踐活動性,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學習機會,這對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呢?首先要求我們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活動情景,適時進行激勵、激發,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其次是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次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強求異思維的訓練。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新意識、激發、培養
引言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我嘗試著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能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的學習氛圍;創設體育活動情景,作為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鋪墊;時時進行激勵,激發學生創新需求,激活學生創造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盡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并適時加以求異思維訓練。
1.體育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否能激發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為了很好的提高這個前提條件,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如下教學策略:
1.1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能激發學生創造性意識的學習氛圍
體育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在專斷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沉悶,學生精神抑郁,學習極為被動。而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活躍,學生精神振奮,心情愉快,學習積極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1.2創設活動情景,作為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鋪墊
體育教學內容,特別是新授內容,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解和氣氛的渲染,很容易將學生帶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如在一年級游戲“大魚網”規則學習中,我首先讓學生想象一下魚兒生活的特定環境,將界線規定的區域作為“池塘”,界線外的場地比作“岸”。然后提出魚兒離開水會怎樣的問題,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會失去活力,會失去生命”等答案。通過這種不直接說出結果的辦法,讓師生來共同創設優化教學情景,達到對學生心理及行為施加影響的目的。
1.3適時進行激勵,激發創新需求,激活學生創新意識
在教學活動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激活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我在教學中一般采用以下幾種較為有效的激勵措施:一是期望激勵。皮格馬利翁效應說明,應用期望激勵學生,學生會朝教師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教學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語氣表露對學生的期待,使其受到鼓舞。二是表揚激勵。表揚是一個“蘋果”,讓人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在體育活動中,我總對那些不引起同伴注意的“丑小鴨”加以鼓勵,哪怕是一點點閃光點也倍加呵護,而當他們能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表達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見解時,我更是大加表揚和鼓勵。三是競爭激勵。心理學家托倫斯在做“競爭條件下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表現”實驗后認為:“每個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在日常思維的靈活性、清晰性和流暢性等方面均與競爭條件下不同”。由此可見,競爭對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不可小視。體育教學大多在競爭條件下進行,這些教學活動通過教師的組織教學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產生創新動機。四是成功激勵。努力創設機會,將學生的想法和創造融入體育教學中去。如游戲“改換追擊目標(貼膏藥)”的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原來的游戲方法中逃的人能以逸待勞,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造成“耍猴”現象,能不能改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貼,被貼者追的游戲形式”。我加以了采納,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于是,我就在課堂講評乃至全校大課間活動時對改進該游戲的班級大加表揚。結果,一個集體成功的喜悅激發了更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僅這一個游戲,我就收到了十幾種游戲方法。適時的鼓勵,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現——高期望”的良性循環中,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激發。
2.體育教學中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還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啟發引導,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2.1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小學生正處于認識和了解世界的初級過程中,有著天生的、強烈的探究事物本源的本能和欲望。而這種本能和欲望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創造思維培養的關鍵切入點。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生才會有新的發現,只有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才會有解決問題的需求,并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2.2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學發明的基礎,若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產生對人類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小學生對一切外在事物充滿了好奇,很容易對事物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并會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發現新事物。體育課堂就猶如學生的小社會、小天地,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求奇、求新、求異、求動的欲望。為此,教師要充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本動力和基礎。
2.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3.1用準確優美的動作示范,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想象。如在教學“投擲小沙包”時,用“身體如彎弓,路線如彩虹”的形象語言加以描述,同時加上優美夸張的動作示范,使學生初步感知動作表象,建立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激發他們豐富的聯想與想象。
2.3.2利用原型啟發,誘導思考,促進學生想象。原型啟發是指從事物的相似和類比中看到或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歷史證明,應用原型啟發解決問題,是引發創造、發明的主要思維方法。比如在教學投擲小沙包出手動作的身體姿勢,可比作一張拉弦待發的弓,講明滿弓的道理。然后可用一根小竹片比作身體,在它的一端放上一粒小石子,將竹片彎成“滿弓”,然后放開有小石子的一端,這時小石子在竹片的彈力作用下飛了出去,而在沒有彎成“滿弓”的情況下,小石子就飛不出去或飛不遠。讓學從事物的相似屬性中悟出動作的本質,探索出動作的科學規律和依據,深入淺出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
2.3.3給予小學生充分的幻想空間,培養兒童的想象力。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想象出發的”。我們教育也是一樣,如果沒有豐富的幻想能力,學生就不可能有創新。
2.3.4加強求異思維訓練
體育游戲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有效手段,而我平時教學中較多地采用如下幾種教學法:一是內容“殘缺”教學法,在用此方法教授游戲時,教師應故意將所講授的內容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帶,讓學生自己去推測可能出現的結果。二是內容發展教學法,此方法可根據游戲的難易程度,適用于各水平段的教學。在學生熟練掌握了某一游戲方法與規則之后,便要求學生針對游戲的名稱對游戲的方法、規則適當的加以改編和完善,甚至發展,然后再根據改編后游戲讓各組進行討論——展示——實踐——再改進。一個“抓尾巴”游戲,我協助四年級同學,想了十幾種游戲方法。
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培養是建筑“創新”大廈的基礎之基礎。而我們體育教師則要通過自己有的放矢的工作,牢牢把握學科教育特點,對所教學生施以積極的教育和影響,為這座大廈奠基,為他們認識新事物、發現新方法、掌握新知識奠基。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出版社《新教材將給教師帶來些什么》
2.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