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華
摘要:我在參加科學新課標培訓后,把學到的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在班級中試行,首先把所教7個班的學生,讓學生以每一行為一個小組,分成八至九個小組,在小組中完成教材的各種觀察和實驗。在各小組中學生在自由分工的基礎上,分別確定小組長、記錄員、噪音監督員、材料員等職務,根據小組人數的多少來確定各個職務的數目,并且明確每一個職務的任務,讓學生各施其職,要求人人有職務,人人都參加,人人有責任。并以平時成績的方式記錄各小組課堂表現,每一堂課上通過加、減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期末記入總成績。
關鍵詞: ?觀察和實驗 ? 交往能力 ?探索活動 ?科學教學
教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時,組織各個小組去完成教材的各種觀察和實驗。第一單元觀察植物,組織學生在校園中觀察大樹和小草、觀察植物的葉,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出植物的共同特征。第二單元觀察動物,分別找到蝸牛、蚯蚓、金魚等,分小組觀察它們的樣子、運動、吃食物、對刺激的反應、生活的地方等,總結出它們的特點,最后通過比較,概括出它們的共同特點。第四單元認識周圍的材料,讓學生尋找各種材料,進行比較實驗,總結出它們的特點。
教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時,同樣將所教三個班的學生分別分成八個小組。教學第一單元溶解時,組織各小組進行了食鹽的溶解;食鹽與小蘇打誰溶解的快;高猛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洗潔精、食用油、醋在水中的溶解四次分組實驗。第二單元聲音時,讓學生自制土電話、觀察音叉發音及在水面產生波紋,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在整個科學小組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首先,由于科學課不是統考科目,不計入升學成績,這使得學生和家長不重視,學生不想學,家長也認為學不學無所為,只要語文、數學、英語學好就行,所以學生上課沒興趣;其次,由于學校缺少實驗器材,有的只是以前自然課的,與科學教材不配套,科學課的很多實驗無法完成,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另外,沒有專門的科學教室,組建的科學小組經常因為班主任調位子而打亂。再次,有部分學生在小組活動和實驗中不能自治,不能完成自己的協作任務,不能管或管不住,此時教師要多組織協助,適時對小組表現進行表揚和獎勵,在科學小組實施過程教師只有多方面協調,通過各種趣味小實驗、科技活動來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想要參與到科學學習和探究中來。并通過一部分學生的成功和獲獎,與之交流科技活動中的快樂,激發更多學生學習科學的愿望。
小學科學教學要充分發揮校本資源,把本地有特色的植物、動物、礦產等資源作為科學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在科學實踐活動中感知科學的神奇和魅力,認識相關科技知識,了解利用科學技術給農村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2008年至今,組織學生參加了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2008年在家長同意、學生自愿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科技創新小組——石棉縣新棉鎮小學快樂小組。我們從學生發現的科學問題中選擇了《光和熱的探究》作為小組科技創新的內容,通過組織小組成員討論、制作、交流、實驗、展示。我們快樂小組的作品獲得市級三等獎。2009年組織學生春游看桃花,發現了迎政鄉的油桃。搞了一次《認識油桃》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獲省級三等獎。2010年,學生看了石棉縣電視臺播放的改革開放新成果展播,又搞了一次《石棉縣水力資源及開發》的調查活動,獲省級三等獎。2011年,學生聽說石棉縣要舉辦全國枇杷年會,我們快樂小組再次搞了《認識枇杷》的科技實踐活動,獲省級三等獎。2012年,作品《認識石棉縣美羅鄉的老鷹茶》獲實踐活動類省級貳等獎。2013年,作品《密碼開關》、《串聯和并聯電路教學演示裝置》分獲小發明類市級貳等獎和三等獎。2014年,《走進果鄉 探索特色 展望發展》獲科技實踐活動類省級一等獎;2015年,《認識石棉縣的野生枇杷》獲科技實踐活動類省級三等獎。2017年,作品《石棉野生枇杷資源保護開發的研究》獲雅安市科技實踐活動叁等獎。2018年,作品《石棉縣“八月瓜”的探究活動》獲雅安市科技實踐活動壹等獎。2019年,作品《石棉縣中華蜂養殖探究活動》獲科技實踐活動類省級貳等獎。
11年來,快樂小組成員更換一批又批,但他們通過寫觀察日記、制作粘貼畫、做展板、做手抄報等,影響著周圍的同學,讓更多同學愿意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在活動中,同學們去調查、訪問種植戶,請教科技技術人員,上網查閱資料,到實地觀察,這些都鍛煉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吃苦精神,同時學生在成功后又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學生通過投身科學探索活動,不斷鍛煉自己的創新意識、創造思維、創新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與實踐能力,進一步弘揚主體精神、求實精神、進取精神、協作精神。通過參加這些活動,體會到課題研究的枯燥和艱辛,在科技活動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通過活動的研究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科知識,更激勵同學們去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活動全過程充分體現出團隊密切協作的作風并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較強的個人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的空間和成功的機會。索無止境,成績已屬過去,在今后工作中還需更好的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力爭“石棉縣新棉鎮小學快樂小組”名不消。
參考文獻:
[1]王姍.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績效改革[J].高教學刊,2019(17):149-151.
[2]趙丹.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J].才智,2019(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