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英
【摘 ? ?要】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市場對軟件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國家教育部逐漸重視高職院校對學生軟件技術的培訓。就目前來說,高職院校軟件人才培養模式雖然初步取得了進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接下來我就探索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 ?軟件人才 ?培養模式 ?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05
我們都知道現在學生畢業存在就業困難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部分來源于高職院校對軟件人才的不正確培養模式,高職主要注重對學生程序設計的培訓而不重視學生對程序的開發,學生對于程序操作僅停留在中等技術水平,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是需要高端人才,這就使學生就業困難和企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出現了。就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解決措施,以我的教學經驗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
一、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在教學時對于知識概念的混淆
軟件教學中有許多概念相似,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程序技術,雖然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以及相似的概念,但是這些程序技術的操作過程以及作用結果卻有著微妙的不同。如果教師沒有將每一個程序技術的概念涇渭向學生分明地講解清楚,學生在運用程序技術時混用就會導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現象出現。現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自己就混淆了程序技術的概念,在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時是按照自己的錯誤理論講解,同時現在的學生依然存在唯書、唯師、不敢唯實的思想,他們在發現教師與書本上所寫的內容不符合時也不敢直接向教師提出質疑,依然堅持教師所教的,這就使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錯誤從而在實踐過程中不能成功。
(二)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低,院校重視理論教學,忽視理論與實踐結合
我們都知道軟件人才的培養很注重學生技術操作能力的鍛煉,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有許多教師確僅僅關注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會經常看見這樣一個現象:教師在課堂上講得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也聽得津津有味,教師抽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都穩操勝券,但是一旦讓學生用計算機進行實際操作時,可能連在電腦什么地方找程序都不知道,面對計算機學生一臉茫然。學生平時上課周末休息,假期放假,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少之又少。
(三)學生專業課程太多,學習廣泛卻不精深
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不僅要求學生學習軟件工程又要學習人工智能,既要編程語言又要開發設計,其中所學編程的語言又分為許多門課,例如Visual Basic.NET、C語言、Python、R語言等,這些學科不僅復雜而且相互獨立,通融性極差學生不能將其聯系起來學習,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這些課程。此外因為學生任務量重對每科分配的時間極少,從而不能深入學習,學生學習的課程雖然多但是卻不精深。
(四)部分教師自身教學理念落后
部分高職教師是直接從院校畢業就當教師開始教學,自身對于知識的來源僅僅是書本以及教師,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教師并不知道企業對于軟件人才的變化,閉門造出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時依照課本以及自己的教師所講的內容講解,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市場需求脫軌,學生畢業以后并不符合企業以及市場的要求。
二、關于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策略
(一)教師在教學時注意概念的區分,讓學生正確掌握軟件開發的理論知識
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教師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理論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在軟件設計開發這一門課程中,有許多的程序技術的概念相似但是作用卻不同,是程序設計開發中的中流砥柱,教師向學生講解清楚每一個程序技術的概念,讓學生知道它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對這些程序設計涇渭分明在開發軟件時能清楚知道在哪一步需要使用到什么程序設計,正確走好每一步,使結果的正確率提高。例如編碼技術與編程技術僅僅是一個字只差,其內容卻是大相徑庭的,編碼技術是指通過中間編碼語言將自然語言轉換為機器命令,而編程則是指開發功能全面的軟件解決方案的過程,兩者不僅概念不同,其所用工具、專業技能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教師需要注重這些看似相同卻不同的程序設計概念,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明白兩者之間的關系,再想出巧妙的方法讓學生區別兩者。這樣可以有效提高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效率。
(二)高職院校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理論課程結合
軟件人才培養這門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在知道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有過硬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高職對軟件人才的培養要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現在高職院校都會為學生提高計算機進行練習,教師在講解完一個軟件設置后讓學生通過計算機進行實際鍛煉,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自己設計開發一個軟件,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在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同時鍛煉操作技能,學生在設計開發軟件時創新設計理念。同時教師在假期還要讓學生進入相關企業實習從而鍛煉操作能力。當學生畢業以后能更好地符合企業人才需要的要求。
(三)高職院校精簡學生課程,讓學生用大量時間精讀專業課程
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不僅需要學生學習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學生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所以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沒有過多的時間學習廣泛的學科,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為他們精簡課程,縮小學生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抓重點掌握主要知識。這樣學生會有充分的時間專攻主要課程,學習軟件設計開發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成為高端人才,符合企業的需要。
(四)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
針對于教師自己文化素養落后,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技能不符合企業的要求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在時刻觀察企業要求變化的同時及時傳授學生新式的解決方法。教師還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等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跟上市場的變化,在畢業以后能更好的找到工作。
綜上所述,教師及時準確發現找出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想出相應的對策并實施,從而有效提高高職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為市場和企業培養一批批精英以滿足需求,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掌握學習技術,在畢業以后能更好的找到工作。
參考文獻
[1]趙丙秀.論高職IT教育的專業課程改革[J].職教論壇,2004(2).
[2]喬曉梅,魯廣英.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福建電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