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影
摘要: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使得人們日常的工作和學習有了巨大的變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已經初見成效。本文以民辦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為背景,研究了大數據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提出了大數據時代民辦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公共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1大數據技術在教育學領域的應用價值
大數據是指在短時間內無法通過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信息數據集合,大數據技術就是利用大數據的潛在價值進行決策、流程優化和洞察發現的一種技術。大數據技術在2008年被提出,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信息技術的代名詞之一。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原本看起來很難收集和使用的技術得到深度挖掘,帶動了各行各業的創新力發展,為社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價值。在教育領域,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價值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轉變
一直以來,教育被認為是傳播知識的唯一途徑。學校、教師和學生在傳統教育理念中的位置和角色非常穩定,學生到學校學習,教師授課,學生聽課,這是千百年來固定的教學模式。在大數據時代,教與學的理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統一排課、集體授課、課上課下等教學模式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課堂不僅局限于教室,也不僅局限于教師和學生。小組合作模式、教學模塊化、線上教育等教學方式的出現,代表了現代教育理念的新成果。
(2)教學內容的多樣性
大數據時代的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范圍也越來越有針對性。比如借助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學生的知識背景和接受能力進行分析,得出學生的興趣點和可接受知識程度。教師就可以根據分析結果來選擇學生感興趣和易于接受的教學內容。在進行授課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和網絡進行授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并通過課堂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為后續的教學內容做準備。
2大數據時代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
要想保證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作為教學工作主要承擔者的教師就必須要提高認識。在大數據時代,教師與學生的課堂關系有了較大變化,學生的學習已經由被動聽教向主動探究發展,教師的授課也要由知識傳播向學習引導方向發展。高校的公共英語任課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公共英語課程要引導學生進行有興趣取向的學習,而不是傳統的考級升學式教學。學生有興趣學了,自然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式英語學習,在無形中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除了轉變教學理念外,高校英語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大數據時代的海量知識是無盡的寶庫,英語教師要通過培訓、自學和教研等方式來掌握教育教學技術手段,比如慕課制作、課件制作、圖片視頻處理、在線課程建設等。
(2)創新教學模式,實現個性化教學
2010年,教育部頒發了《高校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其中明確指出高校要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創新。推進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近幾年來,各高校都積極構建基于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的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創新,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公共英語課程授課除了使用PPT、電子版書和視頻教學等信息手段,還要利用在線課堂、微課、慕課等新型教育資源來豐富課程內容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學生主動學習英語,課程內容也更加形象、立體,教學效果自然得到顯著提高。通過構建線上線下課程模式,教師還能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在課下進行復習和預習。
民辦高校的生源多樣性會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習慣有一定的差異。大數據技術可以從學生的生源地、升學成績、家庭背景、生活習慣等多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有數據支持的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學習習慣以及興趣愛好評估結果。教師根據評估結果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分組教學,為每個學生制定有差異性的學習目標,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也要根據學習目標進行分類設計。比如可以采用分組任務教學的形式,按照綜合評估數據進行組別劃分。給英語基礎水平較高的而學生安排內容復雜,難度較高的教學任務,并且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微課、慕課的觀看;對英語技術薄弱的學生,安排內容相對簡單的教學任務,教師課下還要通過教學平臺進行個性化輔導。在大數據、網絡和多媒體等先進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更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3)利用大數據,改進教學考核方式
對學生學校效果的評價是公共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大數據時代,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環境都有較大變化,教學考核的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傳統課堂表現、作業批改和考試試卷三部分考核內容,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的網絡信息化教學模式,必須設計更加多元化和有引導性的考核新模式。借助大數據技術,教師可以在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動態和全面的考核,并以數據分析得出的為依據來適時調整后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在進行線上教學平臺的輔導過程中,教師要利用監控功能對學生的學習時長、內容和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來給出有個體差異的考核分數。調整課程考核的分數比例,提高過程化考核的占比,重點考核學生自主學習和綜合運用課堂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廖茂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及影響探討[J].海外英語.2018(06): 47-48.
[2] 黃文星.基于教育大數據時代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5(07):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