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祥 王鈺



摘要:寫作在英語教學中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高中生的英語寫作在結構內容等方面存在問題。研究表明,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寫前策略對寫作有積極影響。本研究通過個案研究,對六名高中生進行為期七周的思維導圖寫作訓練。通過對學生作文、思維導圖和訪談記錄的分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寫前策略;寫作水平;作文結構;作文內容;作文語言
1.引言
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中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寫作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它鼓勵學生思考,形成并且組織觀點,培養學生總結、分析和批判的能力(Rao,2007)。2003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其中對高中學生英語寫作八級要求是:(1)能根據所讀文章進行轉述或寫摘要;(2) 能根據文字及圖表提供的信息寫短文或報告;(3)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度;(4)能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范、語句通順(p:12)。
2.文獻綜述
2.1思維導圖
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 (Tony Buzan) 創造了思維導圖。Buzan (2000:55) 將思維導圖定義為:“思維導圖是發散性思維的外部表現,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能鑰匙。”
2.2寫作
寫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很多語言、心理、社會和文化活動 (Fahim &Rahimi, 2011)。Flower 和Hayes (1980:40)將寫作定義為“寫作者使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寫作過程中各種問題的有策略的行為”。
2.3使用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對寫作影響的相關研究
國外關于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對學生寫作影響的研究表明,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Chan, 2004; Fahim & Rahimi, 2011; Mahnam & Nejadansari,2012),尤其是對作文的內容和結構產生積極的影響(Kyoko, Hiroko, 2011),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增強寫作的自我效能感(Talebinezhad,Negari2007)。
國內學者對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鄭麗萍(2006)提出思維導圖對英語寫作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其形象性、概括性、關聯性、發散 性、開放性和反思性。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把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有機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3.研究設計
3.1研究問題
本研究是關于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對高中生寫作影響的個案研究,研究問題是:
1.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對高中學生作文水平是否有影響?如果有,是哪些影響?
2.學生是如何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寫作中的?
3.學生對思維導圖在寫作中應用的態度如何?
3.2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 6 名17歲高二年級的男生,他們來自同一個理科班,英語水平中等,這6名學生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為保護被研究者,本文中使用了他們的英文名字Allen,Ben,Charles,David,Evan,Frank。除了David在初中寫作訓練中使用過思維導圖,其他學生都沒有接觸過思維導圖或者寫作中應用過思維導圖。
3.3研究步驟
依據 Harris 和Graham (1996) 策略訓練方法,思維導圖寫作策略訓練遵循以下步驟:
1. 策略描述。在第二周課的開始,研究者告訴學生他們將學習用思維導圖作為寫作策略,接著指導學生如何來繪制思維導圖。
2.討論策略的目標。研究者和學生討論在寫作中使用思維導圖的好處。
3.策略示范。研究者通過和學生一起畫思維導圖來示范這個策略的使用方法。
4.學生對策略的掌握。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重復整個思維導圖的過程,然后完善思 維導圖,并且根據思維導圖完成第二篇寫作任務。
5.訓練和反饋。在學生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研究者給予適當的幫助。研究者收集學生的作文,并且及時給予反饋。
3.4數據收集
研究共收集3種數據:學生作文、思維導圖和訪談記錄。其中作文共計42篇,思維導圖32幅(有學生沒有畫思維導圖),訪談包括實驗前和實驗后兩次。如表1:
3.5數據分析
作文分析。參照Ojima(2006)的研究方法,采用兩套測量方法。第一套分析方法根據Hamp-Lyons和Henning(1991)的9級評分量表來檢驗作文的質量(見附錄1),包括5方面:交際質量、組織結構、思想內容、語言準確性、語言得體性。
第二套分析方法是通過準確度、流利度和復雜度對作文質量進行分析。采用Polio (1997)的研究框架(見附錄2) 和Ojima(2006)的具體衡量方法。
思維導圖分析。分析思維導圖的節點數、層級情況,與相對應的作文進行比較,研究學生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是如何應用思維導圖的。
訪談記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5 個方面:英語學習的背景;思維導圖學習的經驗;對思維導圖的理解;畫思維導圖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寫作的過程;對使用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的看法。
4.研究發現與討論
4.1使用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對學生寫作的影響
根據Hamp-Lyons和Henning (1991) 的評分方法,學生前測和后測的作文成績如表2所示。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六名學生在前測和后測中作文的總成績都有變化,并且這六名學生的后測作文成績都要高于其前測成績。
第一,可以提高寫作成績。從這六名學生作文總成績的變化趨勢上來看,后測成績都要高于前測成績??梢姡褂盟季S導圖作為一種寫前策略對學生的作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作文的質量。
第二,對作文思想內容和組織結構影響最大。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作文的總成績,但是對文章不同維度的影響不同。
4.2學生在寫作中使用思維導圖(部分)的情況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對六名學生同時進行了思維導圖的訓練。通過對這六名學生訪談記錄和思維導圖的分析,發現六名學生呈現的思維導圖是不同的。雖然他們接受的是相同的思維導圖訓練,但是他們表現出對思維導圖的理解和在寫作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情況有一定差異。
4.3學生對在寫作中使用思維導圖作為寫前策略的態度
研究者發現他們對思維導圖在寫作中的應用有不同的看法。六名學生整體上對思維導圖在寫作上的應用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在訪談中都表示思維導圖對他們的寫作是有幫助的。首先,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寫作者形成更多的觀點并且在寫作時不遺忘觀點。其次,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寫作者弄清楚寫作的結構,使文章的結構更加清晰。最后,學生表示有思維導圖的情況下對寫作會更有自信。
5.研究結論
5.1研究發現
本研究通過個案研究的方法,對六名高中生進行了為期七周的思維導圖寫作訓練。發現,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總體寫作水平。總體來講,六名學生后測作文成績都要明顯高于其前測水平,尤其是在作文結構和內容方面的提高最為明顯。對學生作文的分析還發現,思維導圖對學生作文的流利度、復雜度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而對準確度沒有太大的影響。其次,六名學生的思維導圖有所差異,他們在寫作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也不太相同。
5.2研究啟示
這項研究給英語教學的啟示是使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寫前策略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考慮采用思維導圖寫作策略,幫助學生形成更多的觀點,組織作文的結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最終呈現的作文,更應該關注學生對寫作策略的理解和他們的應用過程在采用思維導圖寫作策略時要考慮到寫作任務本身的性質、學生學習特點和時間等因素。
參考文獻
Bao, X. 201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model and strategy inhigh schools. Journal of Basic English Education, 14(1), 30-34. (鮑小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與策略的調查與分析,《基礎英語教育》2012年第14 卷第1 期。)
Bao, D. 2009.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 maps in teaching of EFL writing at college.Researchesin Medical Education,8 (6),627-630.鮑丹,概念圖在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應用,《醫學教育探究》2009 年第8 卷第6 期。)
Buzan,T.2005.HowtoMindMap.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Buzan, T. 2009. Use Your Head. Beijing: China CITIC Press.(東尼·博贊,《啟動大腦》,中信出版社。)
Buzan, T. & Buzan, B. 2000. The Mind Map Book. London: BBC WorldwideLtd.
Buzan, T. & Buzan, B. 2009. Mind Map Book. Beijing: China CITIC Press. (東尼·博贊、巴 利·博贊,《思維導圖》,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