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聞濤
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不僅需要專業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全面的藝術人才。音樂成為了關注的焦點,以前音樂課程的設置已無法滿足時代的發展與學生的要求,體現出音樂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新課改的實施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這需要教師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從實際出發,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實現整體的共同進步。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程改革;實踐與思考
一、新編音樂教材的創新
(一)教育理念
傳統的教材包括了大量的理論知識,課堂上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新編的教材摒棄了陳舊的觀念,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展示自己。新教材利用插圖形式豐富了內容,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給小學音樂教育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二)編寫思路
教育者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在內容安排上要符合他們的思維模式,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挖掘出自身潛在的發展價值。除了基本的知識以外,要堅持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任何藝術都是建立在相關的文化背景下,給作品賦予了時代的意義,從中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加強學科間的綜合與滲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加自主的去探究其中的奧秘,將音樂的熱情貫穿于學習階段的始終。
二、具體的應用辦法
(一)改善教學條件
從目前情況來看,特別是我國農村教育地區,教學基礎設施缺乏,沒有配套的硬件作為支持,更多的教學只是唱唱歌而已,也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進行教學,學生完全沒有鍛煉的機會。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門應撥出專項的資金建設音樂室,配齊應有的教學器材,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學生才能對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改善教學效果。
(二)在學生方面
受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分數成了衡量一個好學生的標準,嚴重忽視了思想品德教育,這直接關系到健全人格的形成。結合音樂這門課程,我們可從中選取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例如欣賞課《松花江上》、《賣報歌》等,學生了解作品背景的同時激發出強烈的愛國之情。《小蜜蜂》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樹立起環保的意識,共同攜手共建我們美好的家園。教師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針對犯錯的學生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通過人文關愛進行教育。
三、音樂教學
(一)創新課堂模式
一節課教師要善于優化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往往是教師在講解,學生被動的學。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要有了興趣,學生會產生積極參與的熱情,現在網絡知識非常豐富,可發動學生查找自己喜歡的音樂、舞蹈、合唱、詩歌、戲曲、小品等等一系列的視頻,學生觀看后分組模仿表演,這樣的課堂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又增強了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再根據各種題材的視頻,融入節奏、樂理知識、樂器等各知識的講解,一方面學生樂于學習,另一方面教師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讓新型的課堂模式發揮出最大作用。
(二)創新教學活動
學生都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教師要抓住這個特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學生常常會分組展示音樂表演,通過相互間的合作完成任務。指導學生學習演唱中的呼吸技巧,融入一些趣味的學習,比方說學習小狗叫、公雞叫,師生、生生相互學習,然后將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具有娛樂性的活動倍受學生的歡迎。通過表演可以把情感傳遞出去,上升到領略藝術的境地。當然教師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不能一味的活動,適當的講解、活動才能做到學以致用,避免因為在玩的過程中忘記了學習的目的,偏離了正常的音樂教學軌道。
(三)創新教育主體
對于學生的教育工作來講,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家長的關注。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相互間接觸時間長,一言一行都會受影響,所以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擁有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師和家長及時的溝通,對于出現問題也及時改善。經常邀請家長觀看學生各種文藝活動,用最好的狀態呈獻給大家,這樣家長也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只有通過雙方的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給學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在音樂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四)創新教學方法
每個人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發展。合唱教學一直是個難點,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設置一個大的主題去討論,為什么聲音不諧和,每個人根據自己的不足去搜集資料,總結自己的改進方法,這樣意識到自身在集體中發揮的作用。將不同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整理,在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討論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同小組之間的評比也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只有做的更好才能脫穎而出,顯示出強大的優勢。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為音樂教學工更好的服務。
(五)增強師資力量
很多農村音樂教師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只是掌握了表面的知識,而且存在教師同時上很多科目的情況,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質量。學校聘請音樂教師的時候實行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政策,要面向全社會,具備音樂專業的教師,保證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對于在職的教師要定期的組織學習,了解到當下的音樂教學形勢和最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地發展豐富自己。學校也應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遇到不懂的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雄厚的師資力量給音樂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四、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音樂課程改革腳步加快,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不斷的學習來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必須肩負起這個重大的責任,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作用,他們的學習成長才是最終的目標。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多,給日常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聽覺享受,音樂文化在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門要加大對音樂教學的投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將音樂視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前進中的動力源泉。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符合新進的教育理念。過程中各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到發展的步伐,要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妥善的處理,在優化中達到最理想的狀態。音樂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音樂殿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峽.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唱歌教學的目標定位、內容構建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王薇. 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3]劉赟. 小學音樂課程實施中教師教學實踐的教育敘事研究[D].揚州大學,2016.
[4]駱曠怡. 21世紀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研究[D].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