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花
摘 要:課堂提問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發揮了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鍛煉了小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提問模式的運用需要教師注重方法,問題內容切合教材主題,難易度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具有針對性、啟發性、思考性、價值性,學生可以通過問題的思考與解答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活躍了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現狀;有效實施策略;
1傳統提問法中的問題
1.1問題單一化
語文學科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其問題的組成形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利用多角度思維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但是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提問中,教師受到以往教育思想的禁錮,缺乏創新意識,課堂提問的方式單一化,問題內容也較為固定,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單一化的提問形式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散及自助思考意識的培養,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1.2未突出重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需要具備典型性及目的性。語文學科一般都是涉及到文字性的閱讀內容,教師在文章內容的教學中,需要抓住文章主旨。但是,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法運用中,往往問題設置過多,學生疲于應付各種問題,沒有抓住文章內容的中心思想及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設置太過隨意,失去了提問教學模式的實施價值
1.3學生缺乏足夠的思考時間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部分教師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往往會縮短學生的思考時間,并且在課堂提問中僅僅針對學生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回答,忽視了其他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與解決情況,導致部分學生在有限的思考時間內無法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答.其次教師在問題的設置中,一般憑借的是教師教學經驗,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問題設置缺乏針對性,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問題難度高,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言,問題的設置難度偏低,難以激發這部分學生的解答興趣.無論是問題的難度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引發學生的厭學心理,因此需要相關教師合理設置問題的難度,針對不同基礎程度的學生合理設置問題.
2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因
2.1學生的特點
學生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產生一定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以及注意力較難長久集中等特點。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幼小,對于外界事物的認知有限,社會經驗極少,由此可知,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問題時,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結合實際情況來設計課堂提問。讓學生在解決課堂提問的同時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提問,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2.2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曾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學生因為一個教師而對原先并不感興趣的學科提起了極大的興趣,也不乏學生因不喜歡某一教師,當該教師開始教學學生原先喜歡的學科時,學生會對該學科產生一定的厭惡和排斥感。由此可知,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對于課堂教學具有較大的關系。學生對于教師具有相對強烈的依賴性,課堂上的情緒會受到教師的影響。
3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
3.1提問的問題要具有啟發性
小學語文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是為其他課程服務的。因此,只有學好小學語文知識,才能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提問法是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最直接的有效手段,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更是對學生智力的開拓。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問題設置時,對學生的啟發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進行習題講解時,在教師的指引下,啟發學生對這道問題進行舉一反三,使學生在學習一種方法的情況下同時掌握多種解決方法。
3.2問題設置要嚴密
由于教師對學生不夠了解,學生也沒有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在問題設置中不夠緊密,跨度過大,會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在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可能會出現“冷場”這種令人尷尬的局面。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讓學生緊跟自己的步伐,在進行問題設置時也要緊密有序,以免使學生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
3.3提問的問題要循序漸進
針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較為隨意的情況,需要加以改進.首先教師需要針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加以了解,針對不同階段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問題的難度,提出的問題需要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之間的深入了解,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可以在教師清晰思路的引導下,逐漸的消化知識,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
3.4打破常規,敢于創新
在眾多教師眼中,總覺得小學生年齡較小,接受能力不強。在提問問題時可能會考率到學生的這種“特殊”情況,從而提出的問題會過于簡單。教師在提問問題時,適當的簡單會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相反,則會使學生覺得問題過于簡單而不愿回答。因此,教師在提問問題時,應適當的有所突破。如果學生回答錯誤,以便教師能快速的對此問題做以詳細的講解,從中也使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虛心學習。
結語: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需要相關教師注重方法,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合理設置問題,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及思考能力。我國大部分語文教師對于課堂提問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知,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效果并不明顯,從而制約了小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升。筆者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提問法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實施策略,以此實現課堂提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價值。
參考文獻:
[1]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魏志宏.新課程(小學).2015(01)
[2]結構化視角下有效課堂提問的標準探究——以小學語文學科為例[J].王建平.河南科技.2013(01)
[3]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于瑞婷.新課程(小學).2016(04)
[4]試論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唐權.科學中國人.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