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洋
摘 要:語文是小學一門重要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對于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付諸于更多的關注。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教師更要對識字教學的教學方案進行分析,以能收獲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便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引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學校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與此同時,在當前核心素養的導向下,要加強對學生識字教學水平的興趣,以能在提升其學習水平的同時,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時候要設計好教學計劃,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
一、當前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
在當前的學習階段,小學生年齡較小,自主能力較弱。因為年齡小,所以上課的時候會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愛有小動作的毛病,這就導致學生學習漢字的時候出現效率低下的問題。所以,像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時候應該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方法很重要,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孩子學習效率事半功倍。這就需要老師的悉心教導,加強學生對學習的認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從另一個角度講,學生對于語文識字教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語文識字的興趣,這樣的現象也要從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家長的教育方法中找出原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興趣在學生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一定能體現這樣的內容。這樣不僅影響學生地的認知能力,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能力。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沒有從學生的興趣特點展開教學活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小學識字教學的開展中應該積極將學生興趣愛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就全面的提高上去了。
二、當前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一)變革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小學的教學當中,趣味的教學模式是提高學生識字學習水平的一個有效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成先進的教學理念,觀察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出更為妥當的教學方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得到更好的集中,從而積極的參與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更加符合當前時期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方針。例如,教師講解到《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標注好課文當中的生字:鄧、齡、握、致等。在學生相互研究的同時,學生們語文識字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很多,在好玩有趣的語文識字教學方法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漸漸的提高起來,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這幾年,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社會進入到網絡時代,互聯網在社會中普遍起來,在教育事業中也是這樣。教師在語文識字教學中要根據網絡技術的先進引導學生,讓學生發揮出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變小,從心底里真正的接受教師的識字教學。在當今社會中,學生普遍對多媒體設備早已熟悉了,教師可以放很有趣的視頻、圖片還有音樂來講解對漢字的認知,把中華文化的漢字魅力發揮到極致。教師可以用多樣化的情境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讓難度高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起來,這樣學生會對識字教學產生興趣,更好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知識,學習氛圍也變得好起來,教學質量也提升上去了。
(三)遵循漢字的結構規律,強調識字方法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漢字的結合是很難的,是有它特定的規律和組織結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深入的了解漢字的意義,不要盲目的教學,互聯網時代,學生對圖片、影像的記憶要比單單的文字記憶要深,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挖掘和調動學生從內而外的想象力和創新力。讓漢字變成一幅畫、一個影片,利用想象來幫助學生加深印象,讓學生更多更好的記憶漢字。例如:在老師講過的一篇文章中《小蝌蚪找媽媽》里,蝌蚪、鯉魚、捕食等這幾個詞語需要學生掌握,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要對學生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過程中它們是怎樣的蛻變,讓學生很好掌握住詞語的意思并記住它們。
結語:為了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水平,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設計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案,以能更好的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并且,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適合的學習模式當中逐漸形成各方面能力,對此,教師還需進行不斷的鉆研,促使學生形成較強的核心素養,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做出強有力的保障和基礎,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初衷。
參考文獻:
[1]王虹.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7(8).
[2]馬玉蓉.淺談低年級游戲識字教學的嘗試[J].好家長,2017(54).